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7,626. 4 个回答. lbq. 前百度拜占庭吧吧务,现已退贴吧. 优秀的军事统帅,失败的政治家。 如果要谈影响的话他是圣像破坏时期对帝国影响最大的几位皇帝之一君士坦丁五世个人成为了破坏派的符号和逻辑合理性的主要来源而随着圣像破坏”=“军事胜利逻辑的最终破产君士坦丁五世的尸体也被人们从坟墓里拉出来在广场上焚毁。 至于这种影响该如何评价,我只能说在我看来这是十分消极的,在圣像破坏时期宗教政策的度把握得最好的是尼基弗鲁斯一世。 最后,大家猜猜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第一个对教会征税让他们把钱吐出来从而极大的改善了帝国的财政状况并因此被修士黑惨了的 尼基弗鲁斯一世 (他的打击对象应该还包括贪腐的官员) 是不是圣像破坏派 ?

  2. 君士坦丁五世亲自参与破坏圣象的神学讨论并且首度将圣象崇拜与基督学联系起来提出圣象会导致一个新的位格以及会导致神性与人性相融君士坦丁五世亲自搜集大量资料提出的证据令反对派短时间无法反驳被迫从伪造文献下手。 Ni.II florilegium里60%支持圣象的文献都是伪造的。 君士坦丁对安纳托利亚的重整巩固了有效的边防体系,他在 陶洛斯山 附近建立的大片无人区成为了后续三百年拜占庭防守的关键地带,他所开创的撤退- 坚壁清野 -游击断后战术也成为了后世拜占庭防御的标准战术。 君士坦丁对拜占庭军事体系的整改卓有成效,他的司法改革也在 罗马法基础 上融合了旧约的神之法,象征着罗马法系发展的新一阶段。

  3. 2015年2月1日 · 42. 被浏览. 37,477.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通鉴的剑. 公众号:通鉴的剑. 117 人赞同了该回答. 吴思先生曾在其《潜规则》一书中,提出过一个“ 新官堕落定律 ”: 科举制实行之后,官僚大体是读书人。 他们读了十几年圣贤书,满脑袋都是上的人际关系,如忠君爱民、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之类,书生气十足, 教条主义 倾向严重,未必明白建立在 利害算计 之上的真实的人间关系。 这种关系,圣贤们不愿意讲,胥吏和衙役的心里却清楚得很。 《红楼梦》第四回便详细描写了一个衙役向新官传授潜规则的故事。 门子和贾雨村有几段精彩的对话。 门子问:"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 "雨村忙问:"何为' 护官符 '? 我竟不知。 "门子道:"这还了得!

  4. 2018年9月3日 · 4,535.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mXy0H9. 五世十一帝说的是元朝是代人当了十一个皇帝(不算追尊的那些),从忽必烈到他的来孙元顺帝其实是六代人,但是忽必烈的儿子没当过皇帝,是追尊的,所以是五世。 具体情况是: 一世 元世祖忽必烈. 二 元成宗铁穆耳. 三 元武宗海山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四 元英宗硕德八剌 元天顺帝阿速吉八 元明宗和琜 元文宗图帖睦尔. 五世 元宁宗懿璘质班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发布于 2018-09-03 21:56. 此心何言. 引经据典非我所长,说服他人非我所愿. 就是代人呗,元朝一百年不到,其中忽必烈就当了三十一年皇帝,下面五六十年能出几代人? 发布于 2018-09-03 06:51.

  5. 拜占廷帝国进入了破坏 圣象运动 时代而和安史之乱统一历史时期的拜占廷皇帝―― 君士坦丁五世 ,是坚决破坏圣象的皇帝。 日本这时候正在专心的搞建设还正在处在 奈良时代 ,国内的封建化进程不断加快。 公元 8世纪 的印度是动荡和分裂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存在。 自从 笈多王朝 (公元320到540)覆落后印度就一直处在动荡中,虽然出现过昙花一现的 戒日王朝 ,但是超日王在位时也并没有征服 南印度 。 这个时候,印度的拉普其特人兴起并很快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北印度 ,南印度都是邦国林立(朱罗,哲罗, 潘地亚 )。 各种宗教也是冲突不断。 刚刚忘记说欧洲了。 欧洲也是法兰西处在 墨洛温王朝 统治末期,伟大的查理曼大帝还未统一欧洲。

  6. 首先首先,其实在诸多短篇中士织有独立存在的情况也有道直接性转的平行宇宙,甚至 王者的婚礼 男主都穿越到约战世界差点给道攻略了。 织 本身就是在约战世界非常接地气的人设,就像 大和抚子 一样比较符合东亚文化圈对贤惠好女人的幻想,其次本质上士织就是道,她是男人所以在具备贤惠美少女的女性优势后,思维也能与正常男人保持同步,简直就是 soulmate ,文能居家做饭武能举枪自毙,进可深入交流退能做好友。 所以织的魅力还是足够的,只是在灭的精灵,操控时间的悲愿,跨越三十年的爱恋,还有其他更多个性鲜明的美少女映衬下成了 沧海遗珠 ,挺正常的,非要举例的话,就像 七罪酱 。 发布于 2023-10-22 04:53. 尛毜堏偁.

  7. 2023年9月25日 · 3,452. 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魏阙.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8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里声明,我只是抛砖引玉,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 孟子的五世而斩是根据西周的宗法制得出的结论。 天子——诸侯—— 卿大夫 ——士——庶民. 基本就是五代,哪怕是天子的后裔,只要不是代代嫡长,在五代之后都会沦为庶民。 我记得诗经还是那部作品里面就有类似的表达,说居住在国都附近的国人,往上面算个七八代都是国君。 所以贵族和平民在血缘上差距不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祖先的恩泽消失了,只是这些恩泽只在大宗流传,小宗自然是没有机会沐浴恩泽了。 发布于 2023-09-25 21:15. 訫立史. 推荐读物:《左传》、《国语》和《山海经》,翻完了咱再讨论。 谢邀 @柠檬酸. 5 人赞同了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