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5日 · 前年「8‧11」反修例暴動期間,一名所謂義務急救員在尖沙咀示威現場右眼受傷,事件即刻激起群情湧湧。 事隔一年多,昨日《東方日報》踢爆,原來所謂「爆眼」一早就於去年9月離港赴台灣,而且雙眼炯炯有神,看不出...

  2. 2024年5月13日 · 電影說了三個個案,都是因好人被惡勢力逼害、或者因看不過眼挺身而出誤傷人,令好人惹上官非甚至身陷囹圄。 第一宗是巴士司機見女乘客被非禮,出手阻止,打傷了色魔。

  3. 2023年11月27日 · 2013年,一齣改編自童嚴重性侵慘劇的韓國寫實電影《素媛》,上畫後引起社會哄動,導致韓國國會提高了對兒童性侵罪的量刑標準。 不要少看藝術的力量,不要以善小而不為,移風易俗,由大家買票入場支持及傳播一齣正確價值觀電影開始。

  4. 2023年11月17日 · 近日有齣正在上畫的電影白日之下》,說的就是這個被人遺忘的社會問題導演及編劇以2015年明報劍橋護老院虐老報道及2016年香港01殘疾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涉嫌強姦智障女獲撤控等幾宗新聞為藍本拍成真人真事改編的寫實電影白日之下》。 故事以一位偵查組女記者為主線,描述她如何混進院舍放蛇,搜集證據,揭露黑幕。 電影中,很多院友對被打罵被虐待啞忍,原因是這句令人揪心的話:「我是家人的包袱」。 因為自覺是家庭的包袱、社會的包袱,所以他們甘於吃著燒賣伴白飯的無餸餐,甘於光天化日下剝光豬被人拿著水喉淋浴。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主席李芝融曾這樣批評院舍:「他們根本不在乎殘疾人士,他們以最低的人手,接最大量的客,他們只視殘疾人士為金礦。

  5. 2023年11月17日 · 用電影帶出社會問題,香港電影界曾經有很多這類經典作品,譬如講述腦退化問題的《女人四十》、智障問題的《肥貓流浪記》、精神問題的《癲佬正傳》、甚至越南難民問題的《投奔怒海》…… 在近年陷入低谷的香港影視創作路上,《白日之下》讓我看到當年那些經典的社會作用,希望這齣正步向千萬票房的電影,不只是成為下一屆電影金像獎的提名,更是讓政府及社會大眾關注院舍虐待問題的吹哨者。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標籤.

  6. 2023年2月27日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有女學生在3樓女廁危坐,學校打999,消防及救護員到場,之後警隊衝鋒車趕到,軍警進校園被校長攔阻,只容許便衣警入內,之後第二批警察趕到,其中一名軍裝警被校長要求穿上非制服的外套遮掩警服,才能隨校長上3樓女廁探視女生狀況。 由於事發位置消防員難以張開救生氣墊,警察見事態危急,決定逕自進入校園,期間有老師及職員阻止,說要先上3樓問准校長,但警員以救人為先為由沒理會,才會有學校閉路電視拍到的「其後多名軍裝警員先後到達學校金禧樓」的畫面。 如果如校方所言沒阻止軍裝警員入內,那麼一早到場的警察,為什麼「其後」才在CCTV出現? 他們一直站在校門外看風景? 睇大戲?

  7. 2023年11月27日 · 《年少日記》是一齣給大人、家長、老師、甚至社會管治者看的電影,當大家以為,刑事化杜絕了體罰,但其實,虐兒已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至今。 舉個例,每日8小時的課業後,大部分孩子還要沒完沒了地上補習班、興趣班,回家更要面對一大堆作業、小測、默書,難道這不算精神虐待? 從前興趣班是因為有興趣而上,想學游泳就去泳班,學懂就完結。 現在學泳,不是會游就叫懂,學完自由式還要學蛙泳、背泳、蝶式,四式學齊就要去比賽,校內賽完到校外,學懂不是終結,拿獎才是目標,游水變成操水,興趣班變成失去興趣班。 今日的孩子,總會有幾張獎狀、幾個獎牌獎盃傍身,年紀小小就天才滿街,在這種大潮流中沒人會懷疑其實是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