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日 · 數位系統雖然很靈活,但有些地方卻很死板,其實就是為了確保每一個步驟都完成,不能跳過。 林順才表示,透過數位系統的強制步驟,能夠確保銷售過程中每一筆資料都是最新的情況,避免因為思維慣性而造成的一時疏忽情況。

  2. 2024年2月1日 · 繼續率是一個反映「客戶在第一年投保後,後面的年份是否繼續繳納保費」的指標,又俗稱為「續保率」。 繼續率愈高,代表行銷員銷售的保單品質相對較好,大體可分為保費繼續率、保單件數繼續率、保額繼續率3種類別。

  3. 2020年2月1日 · 造成這38%不滿意的3大原因為以下:1.理財顧問或業務人員並沒有主動聯繫;2.理財顧問或業務人員不斷更換且相當頻密;3.所規劃的商品保費過高或是不具備吸引力。 從以上種種來看,客戶是否滿意與人相關的原因占有非常高的比重。 金融科技結合營銷並推動客戶體驗. 香港永明金融過去在香港的一百二十八年歷史裡,主要的業務在壽險、退休基金和財富管理等。 近兩年開始推行金融科技,經過思考和評估後有3大挑戰需要特別關注: 1.如何協助業務人員提高銷售水平及專業性,2.如何提高整體產能,以及3.如何提升公司利益。 區張明儀認為,「金融科技的發展並不是取代,而是結合」,雖然香港有一些科技保險公司,目前香港客戶首選面對面接觸,人的關係和價值還是首要考量。

  4. 2024年3月1日 · 過去幾年來,保險業面臨到不少挑戰,包含接軌IFRS 17、高齡化及少子化對保險業的衝擊,還有隨著科技蓬勃發展的趨勢之下,自然而然使得民眾產生不同的醫療需求,進而形成醫療通膨等現象,如同溫水煮青蛙,是種長期的、溫和但有感的變化。. 接軌 ...

  5. 2019年6月1日 · 在臺灣,社會大眾對於保險雖然逐漸認同,但業務人員的社會地位仍有待提升。 入行八年,在南山人壽板橋忠孝通訊處擔任區經理的郭柏沅認為,新務實世代將是帶來上述改變的關鍵;同時也認為,若是主管和增員者能掌握年輕族群的高行動力和企圖心 ...

  6. 2019年4月1日 · 我就是用這種加30%自我挑戰的方法,來改變我的學習節奏,雖然30%未必每次都能完成,但是不論是多20%、或多10%、或多5%,我自己都會有成就感,這也當然伴隨著能力的快速提升。

  7. 2020年6月1日 · 「今天的新增病例是……」,只要打開電視或網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是這段時間臺灣民眾螢幕上的共同畫面,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際,人心惶惶,而保險是一個關於「人」的行業,業務人員的業績也因此備受考驗。 根據臺灣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二 二 年一月~三月壽險業總保費收入達7,832億2,400萬元,較去年度8,715億5,600萬元減少10.1%;其中初年度保費收入2,170億1,300萬元,較去年度3,483億3,300萬元減少37.7%。 從初年度保費收入減少的比例可以明顯看出,在深受疫情影響的當下,大部分業務人員的業績都不甚理想。 但在這個危機點,有些業務人員業績不僅沒下滑,甚至還微幅上升,台灣人壽宏暘通訊處業務處經理簡素秋便是其中一位,表現相當亮眼。 3大解方,破解「疫情悶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