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3日 · 當時指出於11月6日大市成交金額約1,152億元,少於1,200億元,由此推斷港股上揚動力未達峰值,相信這亦是造淡大戶 (賣方) 留意到的。 上週後段人民幣走勢轉弱. 既然造好一方 (買方) 仍有餘力反攻,邏輯上造淡一方要靜待出手時機。 事實上,賣方依然未有發力,不妨留意11月9和10日港股雖見下跌;但大市成交金額分別約753億和751億港元,少於800億元明顯偏低。 明近日港股回軟,並且賣方發力所致,參考美元兌人民幣表現,於11月7至10日見四連升,認為是期內港股回軟主因。 在岸價於11月6日收報7.2695後,人民幣走勢轉弱,於11月7至9日相對收報7.2788、7.2800和7.2833;香港時間截至11月10日晚上10:00報7.2895,正在朝向7.2900。

  2. 2023年12月4日 · 回看恆指表現,上五收報16,830點,除了是今年創新低收市,收市位亦是全日最低,為去年11月11日以來最低,代表創逾一年低。 回顧過去十五年恆指表現,處於接近16,800點低水平不常見,自2009年3於金融海嘯錄得低位11,344點後,於2009年3至7錄得五個連升,累升逾7,700點,確認已擺脫金融海嘯陰霾而重拾升軌。 近期交投大沽壓帶動. 從2009年6至今,於線圖看低位在16,830點以下僅見於三次,分別是2011年10、2022年1011月,反映現處過去接近十四年半低水平,理應投資者在港股「博撈底」誘因大。

  3. 2023年11月30日 · 平心而論,11月中以來大型科技股季度或中期業績期,普遍表現勝市場預期,二公佈季績美團 W (3690.HK),參考早前於11月20日有媒體報導預測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調整溢利增長介乎36.7%至61.5%,實際增長62.4%,高於預測上限,結果明顯勝市場

  4. 2024年4月11日 · 分析上破阻力位條件. 這明顯反映150天線是自去年5下旬以來重要阻力位參考,反過來看,倘若下週確認企穩在此線之上,視為恒指具備續升條件。 觀乎超過十個半月未嘗見連續超過三日收高於此線,初步反映最快到下二 (416日) 會見連續四天收高於此線,確認企穩在此線之上邁進一步。 另看期內恒指收市位最多較150天線高出多少,見於去年616日收報20,040點,較當日此線在19,798點高出超過240點。 現時此線大概在16,920點,上推240點為17,160點,將是去年11月29日以來最高收市位。 平均線以外阻力參考.

  5. 2022年8月11日 · 以恒生指數為例子,恒生指數在期上由1987年頂部高點起計,通常會走約120個前後就會發生歷史大頂。1987年10見頂之後在1997年8見頂(118個),之後在2007年10見頂,正是由1987年10開始數兩個120個

  6. 2022年12月5日 · 於121日發佈市評文章時表示,11月30日恒指上破100天移動平均線收市,為7月11日以來首度突破,屬於超過四個半月港股榮景出現。 觀乎11月30日至122日連續三日收高於100天線,已有企穩在此線之上。

  7. 2022年10月17日 · 美國加息週期依然漫長. 美元兌人民幣 (在岸價) 於香港時間上五下午1:43處於7.1650水平;但至港股收市時已在7.1800之上,截至當晚未到10:00更進一步突破7.1900,為2008年2水平,事隔超過十四年半低水平。 上四晚上8:30美國公佈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為8.2%,較8月的8.3%為低,連續三個降溫,是今年3以來最低,看來於6、7和9聯儲局三度加息3/4厘後,壓抑通脹稍見成效。 然而,9月的8.2%仍高於預期8.1%,又與目標通脹2.0%相比,差距仍達6.2%,故不排除美國加息週期依然漫長。 英國財政政策變數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