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約翰·肯尼斯·高伯瑞 (英語: 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08年10月15日2006年4月29日),又譯為 約翰·加爾布雷斯蓋布雷斯或蓋布瑞斯生於 加拿大 安大略省 , 蘇格蘭 裔美國 經濟學家 ( 制度經濟學 家、 後凱因斯 學派、美國 進步主義 學者,外交官)。 他關於經濟主題的書籍從1950年代到2000年代都是暢銷書。 作為經濟學家,他從制度主義的角度傾向於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1] 。 加爾布雷斯是一位多產的作家,著有四本著作,幾本小說,並發表了上千篇有關各個主題的散文。 他曾在甘迺迪政府任美國駐印度大使。 他的文學素養和坦率的態度使他一生享有盛譽。 加爾布雷斯是為數不多的獲得二戰自由勳章(1946年)和總統自由勳章(2000年)者之一。

  2. 約翰·肯尼斯·高伯瑞 (英語: 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08年10月15日2006年4月29日),又譯為 約翰·加爾布雷斯蓋布雷斯或蓋布瑞斯生於 加拿大 安大略省 , 蘇格蘭 裔美國 經濟學家 ( 制度經濟學 家、 後凱因斯 學派、美國 進步主義 學者,外交官)。 他關於經濟主題的書籍從1950年代到2000年代都是暢銷書。 作為經濟學家,他從制度主義的角度傾向於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1] 。 加爾布雷斯是一位多產的作家,著有四本著作,幾本小說,並發表了上千篇有關各個主題的散文。 他曾在甘迺迪政府任美國駐印度大使。 他的文學素養和坦率的態度使他一生享有盛譽。 加爾布雷斯是為數不多的獲得二戰自由勳章(1946年)和總統自由勳章(2000年)者之一。

  3. John Kenneth Galbraith [a] OC (October 15, 1908 – April 29, 2006), also known as Ken Galbraith, was a Canadian-American economist, diplomat, public official, and intellectual. His books on economic topics were bestsellers from the 1950s through the 2000s.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3月22日 · 約翰加爾布雷斯. 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08年10月15日-2006年4月29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蘇格蘭裔美國經濟學家(制度經濟學家、凱因斯學派、美國進步主義學者)。 1934年獲得柏克萊加州大學博士學位,並於同年獲聘於哈佛大學任教。 他同時也擁有來自全球超過五十個榮譽博士學位。 當你什麼事都不想做的時候,開會就變得絕對必要。 Meetings are indispensable when you don't want to do anything.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追蹤我們.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

  6. 約翰·加爾布雷斯 (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年10月15日– 2006年4月29日)20世紀具有影響力的加拿大裔美國經濟學家。 於1946年和2000年分別由楚門總統和柯林頓總統獲頒總統自由獎章。 語錄 [ 編輯] 金錢 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東西。 它和 愛 一樣,是人類喜悅的最大來源。 但是它也和 死 一樣,是人類憂煩的最大來源。 (Money is a singular thing. It ranks with love as man's greatest source of joy. And with death as his greatest source of anxiety.) 在發生恐慌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作出一些愚笨的行動。

  7. 1994年5月21日 · ISBN: 9789571311586.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在過去兩百年間,世界從充滿確信到游移難定,近代經濟學家與社會哲學家的觀念在其中扮演了主導及決定的角色。 本書追溯這些觀念,舉其人物,撮其理論,述其後果,觀其相關時代事件,縱橫經緯。 上起古典資本主義先知亞當‧史密斯,中經馬列社會主義,下及凱恩斯、冷戰年、代第三世界、武器競賽,層次廣被。 作者素負盛名,說理清通,文字曉暢,是經濟學者作的異數。 此書的誕生,顯然是很別致的。 說它別致,因為一開始它的對象並不是大學教授或大學研究生,而是電視機前的廣大群眾。 因此本書寫來輕鬆愉快。

  8. 2023年12月28日 · 約翰加爾布雷斯美國經濟學家看著書中內容雖然寫的是歷史』。但卻讓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近年的金融投機泡沫還有它們所造成的巨大傷害為什麼至今大多數人仍無法脫離投機泡沫所帶來的傷害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還沒讀過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