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滙豐. 協助.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X世代(40-55歲). 人到中年最易中甚麼詐騙陷阱?. 某晚在看電視的時候您的電話突然響起。. 您拿起手機一看是一個「+852字頭的號碼來電。. 電話裏的人自稱政府機構職員,說得出您的姓氏,還說:「我們 ...

  2. 進行「網絡釣魚」 (phishing)的騙徒會冒充合法機構,如銀行、網上付款服務商、網上零售商或政府機構,向您發送電郵、短訊或來電,看來亦往往與這些公司發出的真正訊息相似。. 這些訊息意圖透過要求您點擊內嵌連結、掃描QR碼或下載可在您的裝置植入惡意 ...

  3. 您的沖繩之旅新電視奢華晚餐還有在加拿大的外甥這都是社交媒體帖文的常見內容。 您或許曾在Instagram發布旅程照片,又在Facebook感謝好友幫您選購合預算的電視。 您又可能曾經為那次周年紀念晚餐寫過食評。 在外甥生日時,您也可能在他的社交媒體送上簡單祝福,而他的個人檔案顯示他正在溫哥華留學。 但是,騙徒不只會利用您在網上發布的資訊。 有時,他們會碰碰運氣,以這些說法開場: 我知道您最近到過中國內地。 我們發現,您試過在內地一間網店買東西。 您登記的內地手機號碼涉及不尋常的活動。 這些說法,其實可能說中了大部分香港人。 到內地探親、在內地登記手機號碼的人多不勝數。 而且,有誰不會間中在淘寶購物? 幸好,您可以用這些方式保護自己:

  4. 為甚麼上班前要先交錢? 您以為自己好運遇上「絕世筍工」,其實只是一頭栽進騙案之中。 滙豐最新的調查發現 1 ,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騙徒的目標。 超過26%的受訪者更曾遇上電子支付騙案,當中有13%受騙。 換言之,有一半人曾墮進騙局,被騙比例在六大最常見騙案中(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最高,平均損失港幣2,500元,金額屬第二高。 您以為不預交費用就沒事? 隨便提供個人資料,同樣會令您被騙的機會大增! 騙徒只要掌握您的銀行登入資料、近照、一次性密碼(OTP)、出生日期、電郵地址和身份證號碼,就可以代您完成交易。 他們更可以用您的收入證明、個人住址和身份證副本向銀行貸款,要您幫他們還錢。

  5. 經常進行軟件更新。. 操作系統(最常見為Microsoft Windows)及其他程式(Adobe、Java等)凡出現欠穩妥的地方,網上不法分子都會快速「鎖定」。. 軟件製造商會定期發布更新,以修補這些保安漏洞。. 應安裝防火牆和防毒軟件,以防禦病毒和間諜軟件。. 大部分電腦 ...

  6. 香港滙豐. 協助.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Y世代(25-39歲). 網戀騙局偷心又偷金,您會中招嗎?. 「我和您一樣,都受過情傷,遇上您真的太幸運了。. 「我好想您,您這幾天做了些甚麼?. 「我現在人在外國,不能和您見面,剛好攝像頭又壞了,運氣也太差 ...

  7. 請提供戶口資料及一次性密碼確認身分。. 毋須再懷疑了,聽到這句說話,對方一定是騙徒。. 緊記,切勿向任何人透露戶口、信用卡資料和密碼等個人敏感資料。. 滙豐絕對不會在電話及電郵要求客戶提供用戶名稱及密碼等敏感資料 ,請主動查證及向我們核實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