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7日 · 有關胡公子升官的消息近年時有傳出從西安書記南昌書記到大連市長青島市長浙江省委秘書長等職位有近10個最後都證實是烏龍。 據消息透露,個別調動確曾醞釀過,但在其父反對下未能落實。 為人謹慎的胡總,不欲兒子成為官場明星。 不過,由地級廳級市委書記直升國務院部委副部長,已經多年未見,6年前浙江省商務廳廳長盛秋平調入商務部,還先任一段時間部長助理,才過渡到副部長。 顯示胡公子今番升官,仍有破格之處。 今年初傳出胡海峰將任職民政部後,4日麗水市委開會,他已經缺席,可見已返京兩周。 有人說胡海峰回京是方便他陪伴年邁父母,但其實他姊姊胡海清一直都在北京,而胡海峰的子女一直留在北京,同樣需要他陪伴。

  2. 2024年5月23日 · 「鮑魚家姐」為自己打造廣東豪門闊太的人設,經常調炫富,在網上分享珠寶首飾,被貼上「暴發戶」、「土豪」的標籤。 另一被封禁的網紅「柏公子」喜歡展示波子跑車、勞斯萊斯等豪車,對奢侈品牌Hermes尤為 迷。

  3. 2024年1月17日 · 有關胡公子升官的消息近年時有傳出從西安書記南昌書記到大連市長青島市長浙江省委秘書長等職位有近10個最後都證實是烏龍。 據消息透露,個別調動確曾醞釀過,但在其父反對下未能落實。 為人謹慎的胡總,不欲兒子成為官場明星。 不過,由地級廳級市委書記直升國務院部委副部長,已經多年未見,6年前浙江省商務廳廳長盛秋平調入商務部,還先任一段時間部長助理,才過渡到副部長。 顯示胡公子今番升官,仍有破格之處。 今年初傳出胡海峰將任職民政部後,4日麗水市委開會,他已經缺席,可見已返京兩周。 有人說胡海峰回京是方便他陪伴年邁父母,但其實他姊姊胡海清一直都在北京,而胡海峰的子女一直留在北京,同樣需要他陪伴。

  4. 2016年1月8日 · 奪星心得. 2015年文憑試作文卷其中一條題目首設分題,考生可選擇以「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或「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為題寫作。 我選了「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意味着在闡述夢想很有意義前,要先解釋夢想怎麼會被人說是不切實際。 若只一味說明夢想的意義,隨時落得離題收場,兩者關係必須緊扣。 能夠援引例子或金句助證,固然是好,可是,曾有評卷員說過,過多的引經據典和例子引述,容易缺乏個人見解,因此在引用各種例子前,宜先詳述自己的立場,例子只用作點綴即可。 作者簡介:第二屆中學文憑試考生,中文科考獲5**成績,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過去曾出版多部著作。 文:林澤銘. 圖:資料圖片.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5. 2015年11月6日 · 小故事. 秦國丞相趙想篡權,又怕群臣不服,便設計試探他們,看看哪些人聽從自己,哪些跟自己作對。 他帶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卻說這是一匹馬。 秦二世笑着說:「你弄錯了,把鹿說成馬」,並問左右朝臣。 有的沉默不敢發聲,有的為了奉承趙,附和說那是馬,但也有正直的人說真話,指出那是一隻鹿。 趙暗中記下了那些說是鹿的人,並找機會假借法律來陷害他們,把他們一一剷除。 這次以後,所有大臣都十分懼怕趙了。 後人用「指鹿為馬」比喻顛倒是非,歪曲事實。 但要注意,「指鹿為馬」只能用於故意顛倒是非的情况,如果對方是不小心誤認的話,則不可以用「指鹿為馬」了! 例句. 別相信他的說話! 他歪理充斥,指鹿為馬,企圖把責任推卸予其他人。 想一想. 面對有人指鹿為馬時,你會堅持說出真話嗎? 為什麼? 小遊戲.

  6. 2024年4月9日 · 2022年9月7日,在秀茂坪安達臣道房協地盤一個操作中的塔式起重機(俗稱天秤)突然倒塌,造成3死6傷。 「精進建築有限公司」是該資助出售房屋項目(黃布遮蓋的建築物)的承建商,由於其一般建築承建商的註冊已於去年4月屆滿,正向屋宇署申請續牌。 其母公司興聯集團的總經理周暢光表示,事故後已採取多項改善措施,包括加強巡查等,若不獲續牌業主需重新招標,勢將增加成本和延遲落成時間。 (曾憲宗攝) 安達臣道塌天秤致命工業意外(左圖)2022年9月發生後,勞福局去年3月調查發現,涉事天秤是安裝在一個由三層工字鐵以電弧焊接組成的基座上,但連接到第二層工字鐵的焊接位置的焊縫被拉開,導致上方天秤倒塌。

  7. 2021年12月16日 ·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影響學校面授,現時小學返半日制,部分時間仍需網上學習。 教育大學調查顯示,八成小學生網課期間面對不同困難,約36%表示網課期間,難以專注、約34%稱跟不到課堂進度。 教大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李子樂說,有初小生家中七兄弟姊妹一同上網課,感到大壓力,亦有高小生網課時面對網絡不穩,錯過課堂內容致不懂做功課。 教大今年2月至11月分兩階段進行問卷調查,選8間官津小學做個案研究,收集逾2630份由校長、師生和家長的回應。 李子樂引述受訪小三生稱,家中七兄弟姊妹曾一同在家網課,「7人圍住桌子上網課,各人分別讀大學、中學 、小學,最年幼讀幼稚園」,受訪學生稱即使戴上耳筒仍感煩擾。 該家庭父母都要工作,平日主要由讀大學的姊姊在家監督各人上網課,令她感到很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