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31日 · 【明報專訊】安老和殘疾院舍長年人手短缺,社署本月成立院舍康健服務人手檢討督導委員會,出任主席的行會成員林正財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政府委託的顧問將檢討院舍前線職系人力配置、資歷要求和晉升階梯,盼推動院舍專業化,以吸引更多人入行 ...

  2. 2023年7月31日 · 【明報專訊】在港九設有5間分校的教育中心翹英教育(Brilliant Education)宣布結業,大批家長要求退回預繳的學費,亦有員工追討欠薪,截至昨日有逾500人加入「翹英苦主」WhatsApp群組。

  3. 2022年4月4日 · 行會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醫療體系及安老院舍唇齒相依,需加強醫社合作,包括讓醫管局各聯網醫院更了解所在聯網院舍爆疫情况。

  4. 2023年12月25日 · 新上任的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稱,有必要全盤考慮醫管局精神科定位,建議政府在精神健康範疇發展類似「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並加強跨專業團隊如社工及輔導員等人手和培訓,藉此將精神健康融入基層醫療系統。

  5. 2023年12月25日 · 「預防永遠是最重要」,林正財認為家庭和學校對學童影響最深,長遠需在學校和家庭建構促進精神健康的環境。 他說需設法鞏固家庭結構、促進家庭精神健康,惟承認處理家庭議題較困難,亦非委員會能處理。 「大家都很緊張每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生命」,林正財說若孩子於小時候無法建立抵抗力,「長大後始終在某些位置,都會hit(擊)中他」。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上 / 下一篇新聞. 精神科一年96萬人求診 公私協作17月52人 林倡效慢病共治家醫跟進 精神病納基層醫療. 指政府昔未重預防 下步盼檢視職場精神健康. inews@mingpao.com.

  6. 2021年10月10日 · 有透過執業試從澳洲回流香港行醫的醫生,花一年時間預備考試溫習香港常見病,首次臨牀試失敗後主動申請到多間醫院診所觀摩香港醫生臨牀工作,更好預備自己為港人治病,及後通過考試。 他認為考試是最公平方法,確保海外來港醫生於入職前水平已達香港要求,而非入職後再觀察培訓,否則可為公營醫療帶來潛在風險。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明報跨年大激賞 限時優惠. 訂閱低至74折及. 豐富禮券回贈. 立即訂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7. 2021年11月4日 · 【明報專訊】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行會成員林正財出席香港恒生大學《恒傳感言》節目,被問到喺北部都會區建長者村、退休村有無得諗,佢話「有,絕對應該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