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1日 · 林俊傑出生於新加坡他不僅是歌手也是一名詞曲創作者音樂製作人。 林俊傑的父親林遠翔退休前是新加坡電信集團(Singtel)的董事。 吳尊曾是組合飛輪海的一員,近年轉戰電影、電視劇。 吳尊出生於汶萊,其祖父吳福為躲避戰亂移民汶萊,後來從事五金生意,而其父吳景添則在汶萊經營地產公司,是當地的地產大亨,業務範圍覆蓋中國內地與汶萊。 林盛斌(Bob)沒有豐厚家底,靠着多勞多得,成為娛樂圈中的「隱形富豪」。 Bob原為電台推銷員,後來獲賞識轉做DJ,加入TVB後人氣更上升不少。 10多年前,Bob開始接洽各大公司晚宴及婚宴司儀工作,憑風趣幽默的風格廣為人知。 之後Bob頻頻接廣告、司儀,再開舖、開公司做老闆。 現一家六口在一間數千尺的三層獨立屋居住。 責任編輯︰陳啟昌. 欄名 : 名人理財. 更多

  2. 2018年12月14日 · 這家昔日寂寂無名的初創企業,今日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無人機製造商,估值突破千億港元,帶挈這位80後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富豪之一。 據2018年胡潤百富榜,汪滔目前身家已高達510億元,在全國排第46名。 同樣是80後,同樣是畢業於香港八大院校,為何他可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總結以下七點: 1.興趣化為事業. 讀書期間,汪滔已十分迷戀直升機,大部分時間埋首於與模型飛機有關的讀物之上,希望從事與航空相關的職業。 2.自小抱有夢想. 汪滔自小便知道抱有夢想的重要,他曾在訪問中表示:「夢想是很重要的,我從讀書年代開始,就是興趣很多的人,但身邊很多人,家長讓他讀書就讀書,問他喜歡甚麼,他說不出來,只說喜歡成功。 」他強調有夢想及興趣的人成功機會才會大。 3.立志及目標清晰.

  3. 2021年6月24日 · 步驟1:比較累積期後的回報率及現金價值 三款產品的預期及保證IRR接近. 大家需先了解儲蓄保險的累積期,再分析期滿時的回報。 儲蓄保險的回報以內部回報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來衡量。 IRR可理解為產品的年度化回報率,當中分為保證IRR及預期IRR,後者包含非保證回報。 儲蓄保險的保證及預期回報反映其定位。 一般而言,保守的計劃有較佳的保證IRR,但回報爆發力有限;反之,進取的計劃多投資於股票,潛在預期回報更可觀,但保證成分有限。 我們選擇5年供款期、每年保費20,000美元的產品,假設累積30年,再計算保單30年的IRR。

  4. 2019年12月3日 · 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副主席關世明表示,如果保險公司沒將航空公司營運問題列為不保事項,便會根據保險條文賠償,但乘客不會立刻獲賠償。 他舉例,若乘客購買了明年7月的港航機票,保險公司會考慮直到7月期間公司會否復牌、被收購等因素,若屆時乘客沒有損失或已獲航空公司賠償,保險公司則不會賠償;相反,保險公司則會在7月或之後,賠償給乘客。 【港航危機】如港航航班取消 坐另一間航空公司有機會唔保? 【全文︰ 旅保賠不賠? 出發後釘牌怎辦? 】(收費文章) 作者:葉泳珊、朱悅瀅、蘇穎琪、徐紹軒. 責任編輯:陳楚源. 欄名 : 保險百科.

  5. 2020年2月12日 · 根據《積金評級資金流向及市場佔有率報告》截至去年底的最新數據,叢川普指出:「宏利環球精選(強積金)計劃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MPF計劃,隨着強積金市場的資產淨值接近1萬億元,宏利有望達致約四分之一的市佔率。 宏利公積金信託有限公司首席行政總監梁少媚(Ellen Leung)對公司獲得金級評級感十分高興,她表示:「從推出數碼應用程式,以至提升投資表現,金級評級證明公司有能力為成員提供物有所值的產品和服務。 很高興公司的努力在市場上廣獲認同。 而眼下疫境當前,導致市場極不明朗。 宏利作為全港第一大MPF計劃保薦人,叢川普寄望業界逆境自強,他說:「其他MPF計劃供應商若要保持競爭力,獲頒發金級評級的宏利,或可啟發業界進一步提升其強積金產品和服務水平。 責任編輯︰曾桂芬. 欄名 : 強積金.

  6. 2019年4月27日 · 這個基地亦被稱為世上最接近大熊貓原生地的科研及繁育基地,主要任務就是繁育大熊貓,因此基地內擁有最多活躍的大熊貓,以及大家期待的大熊貓BB。 雖然筆者站在石牆外遠眺,但甫看到大熊貓BB如一個個冬瓜般圓咕碌,有的縮作一團在樹上睡午覺,有的則不停騷擾同伴,無憂無慮的,絕對是最治癒的一幕。 地址:四川省成都外北熊貓大道1375號. 開放時間:7:30am-5pm. 入場費:香港人免費;成人58元人民幣/約68.4港元、小童及60歲以上長者29元人民幣/約34.2港元。 【原文: 港人免費遊熊貓基地 四川熊貓尋根之旅 (內附旅遊資訊)】 撰文 : 黃依情. 欄名 : 知多啲. 熊貓非黑即白,肥胖趣致,總是天然呆,也是不少人心目中最治癒的動物。

  7. 2021年8月1日 · 香港的五、六十年代,可謂是中西流行文化融合的輝煌時代。 除了承傳自嶺南的民間主流娛樂粵劇外,於1950年代後期,電影公司推出大量國語歌舞片,令主題國語歌大受歡迎。 同時土生土長的後生仔女仰慕西方文化,舞會派對興起,讓英文歌及Band sound同步流行。 第二區:電台. 香港的電台廣播,比起電視更早出現。 1949年,麗的呼聲有綫啟播後,設有英、粵、國、廈及潮語多個播放時段。 50年代中後期,隨着廉價的原子粒收音機進軍香港,香港商業電台更乘勢於1959年啟播,掀起聽電台潮流。 後來為吸引後生聽眾,電台更推出DJ主持的音樂節目及龍虎榜,令樂壇更熱鬧。 第三區:電影.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電影。 港產片,向來是本地流行文化的一大重要產業,亦展現出不同年代的生活百態,引起大眾共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