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0日 · 本文介紹MPF表現最佳的美股基金,今年至今竟然有美股基金能升20%,成為全MPF最佳表現的基金! 然而,這隻基金從長線而言,只是同類基金中排名尾三。 今年表現最佳 長線排名均較後. 目前強積金市場有17隻美股基金,但只有11隻有最少3年的紀錄,可見在美股近年高企之下,有不少積金商都新設美股基金以吸引成員。 上表選取了一些今年表現較好、同時有最少10年紀錄的美股基金,發現今年排名較前列的,長期回報未必是最佳。 以宏利MPF北美股票基金為例,今年首10個月升20%,升幅相當驚人,但10年回報而言,在11隻可比較的同類基金之中,排名第9。 不過,即使是排名第9,10年年率化升幅有7.85%,已經勝過一眾中港股票基金。 另外兩隻排名較前的,分別是萬全的美股基金及友邦的美洲基金,長期表現均排名較後。

  2. 2018年12月13日 · 去旅行? 留起交稅? 還是投資增值呢? 提提大家,你所獲發的雙糧或花紅,都必須納入強積金(MPF)供款的「有關入息」。 如果你本身份糧係唔需要供強積金,但因為獲發雙糧或花紅而令入息增加的話,便可能需要就強積金供款。 年尾出雙糧 都要作MPF供款. 問:強積金點介定「有關入息」? 答:根據強積金法例,「有關入息」包括僱主以金錢形式已支付或須支付予僱員的任何工資、薪金、假期津貼、費用、佣金、花紅、獎金、合約酬金、賞錢或津貼。 問:為何由毋須供款變須要供款? 答:當計算雙糧和花紅後,一些原本無須作出強制性供款的僱員,便可能需要供款。

  3. 2019年2月15日 · 強積金. 發布時間: 2019/02/15 09:00. 分享: 貴為強積金港股基金長勝將軍的永明,表現一直跑贏同行,其永明彩虹港股基金過往由另一資管公司首域主理,但3年前卻轉為「多元經理」模式。 永明資管首席投資策略師雷志海受訪時表示,首域仍佔投資組合內最大份額,但轉用該模式主要出於兩大考量,分別是減低基金容量(Capacity)到頂風險及縮短跑輸市場時間。 首域揀股穩 牛市尾段易跑輸. 雷志海形容,永明與首域關係良好,團隊亦屬首域盈信亞洲管理合夥人劉國傑的支持者,可是從商業營運角度來講,該行強積金計劃(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十多年增長很快,不斷有資金流入,但任何一個基金均有容量,若金額流入太大有機會影響(投資)運作及表現。 故該行關注旗下基金快速增長後,會否有一天觸碰到基礎基金的容量樽頸。

  4. 2018年10月9日 ·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隨着KOL的數量增加,網紅數據分析平台就提供了綜合的數據給廣告商參考。 【KOL排名】本港10大KOL 你識幾多個? 撰文 : 曹佩鈞 本網記者.

  5. 2022年1月28日 · 近年虛擬資產市場愈炒愈熱,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金額亦屢創新高,也令不少人在短時間致富。. 原本任職金融界的美國在職母親Brenda Gentry去年辭去全職工作,創辦加密貨幣顧問公司。. 隨着NFT熱潮,她從其公司中每月收入高達8萬美元(約60萬港元 ...

  6. 2020年12月18日 · 黎諾懿指,不少人投資產品時只著眼風險高低,卻未有了解當中的成份;他認為知道所投資的基金如何組成,便可因應市況而改變投資策略。 隨着歲數增長,黎諾懿近年投資態度亦愈趨謹慎,以投資債券、基金為主,因為回報率較高但風險較低。 點擊圖片放大. +3. 收息VS升值? 轉投科技股有得解. 不少港人鍾情投資收息股,黎諾懿亦不例外,曾經買入收息股投資,惟近年已改為投資科技股或優質股,因為股票升值所帶來的回報遠勝收息。 他假設滙豐 (00005) 有6厘息,但買入阿里巴巴 (09988) 或騰訊 (00700) 一年的回報已多過滙豐的派息。 他坦言,在自己仍有賺錢的能力時,會希望可以獲取更多的回報。 今年3月環球因新冠肺炎疫情大跌市,黎諾懿坦言不敢過於進取,只進行了少量投資。

  7. 2021年3月4日 · 頻道於去年5月成立,內容由講解何謂股票、甚麼是股票市場等簡單概念,到分享個人理財心得、個人投資組合、分析美股等,配合市況而且亦多元化。 至於為何要開設頻道? Rain說:「希望可以給予年輕人更多希望。 Rain回想自己在投行工作的日子,也正是典型香港人,忙碌工作,沒有「生活」可言。 加上眼見近年社會的發展,明白年輕人會感到在香港工作無論多努力,人工仍然沒法追上樓價、對未來不敢有期望的無奈。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我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理財,可以對他們人生有較大利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