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日 · 鄭世華自承做事要精算每一個環節,務期效益最大化,用最少的錢賺到最大的利益。 但是為人就不是這樣,要盡可能寬待每一個人。 而李嘉誠先生的作為,正是這8個字的最佳寫照。 在購併過程中,他的團隊早已從生意面進行精算,做出購併價格,這是處世與生意的精明。 但李先生從為人的角度出發,他能體會未來要一起打拚的團隊心情,他願意放棄精明的計算,以換取人的認同與共識,這是「為人厚道」的最佳註解。 太過精明的計算,可以得到短期的生意,但卻無法得到雙贏與人和。 「為人厚道,處世精明」,這是十分簡單且有點八股的格言,但卻讓愚鈍的我歷經幾次事件後才能體會。 處世精明是簡單的「獲利極大化,效益極大化」的邏輯,很容易體會,但如果也用這種方法來對人,那可能淪於小氣刻薄,因小失大而不自知。 (本專欄文章已受何飛鵬先生授權)

  2. 2020年7月1日 · 數十年前,我剛入新聞界不久,有一次台塑集團的創辦人王永慶請記者們吃飯,酒酣耳熱之際,我隨口問了一句話:「為什麼能把台塑經營得這麼好呢? 「台塑經營就只有4個字:追根究柢。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追根究柢之道,完全無法理解王永慶的意思! 「我們做任何事都追根究柢。 要生產,追根究柢;開工廠,追根究柢;省成本,追根究柢;談採購,追根究柢;做管理,追根究柢。 只要追根究柢,把所有根源都弄明白,我們就會找到最有效率、最好的方法去做! 王永慶那天興致很好,還說了他們如何降低成本的經驗:先展開所有原料,一項項比較來源價格,再一項項尋找可能的替代品,務求得到最低的成本,並直接追溯到最上游的供應商。 王永慶的這一席話,讓我一個對企業經營毫無瞭解的人,開了一線頓悟的曙光,雖然這仍然只是模模糊糊的理解。

  3. 2022年5月1日 · Tips. 1.捉大放小,主管只要管好大事,就足以掌握公司情況. 2.推動關注細節的組織文化,讓小事得到控管,大事就不用擔心. (本專欄文章已受飛鵬先生授權)

  4. 2019年8月1日 ·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有做與做完是數量層次;而做對、做好是質量層次,不容易從表面去觀察,需要更進一步的量測方法。 而且做對、做好通常是相關人的感受來決定,所謂的「客戶滿意度」通常指的就是是否做對、做好。 從使用者及被服務者身上觀察他們的反應,就可以找到答案。

  5. 2019年11月1日 ·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做一次完整的「未來情境模擬」,寫下所有已知的訊息,找出訊息的脈絡,並推測可能的演變;如遇到未知的狀況,則做出好與壞的判斷,分別推測其結果,以找出最後的答案。 做完情境模擬後,不見得能立即找到答案,但至少狀況會更清楚,有助於下決定。 因情況惡劣、害怕傷害,導致猶豫不決,解決的方法更簡單,那就是,先想最壞結果會如何,並規劃善後。 先把最壞狀況出現時的傷害想清楚,退路想好,如果你連最壞的狀況出現都能接受、都能處理,那你有什麼好猶豫的? 大可放手一搏。 面對危機、接受挑戰,是一個人永遠不可避免的事,人也是在危機與挑戰中成長。

  6. 2022年3月1日 · 要成為自律的人,第一步就是要認知哪些是該做的事,對該做的事要列為第一順位,不論這件事有多麼困難,或這件事自己有多麼討厭去做,都要勉強自己去完成。 不只要勉強自己去做,而且還要設定完成的時間。 因為對自己不喜歡或不想做的事,雖然會勉強自己去做,但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拖延,不斷的「等一下」或者「明天再做」,又或者「以後再說」,想要完成就是遙遙無期。 沒有成功者不是自律嚴謹的人,想成功先學會自律吧! 後記. 自律就是要有自制力,要有自制力通常要靠自己的意志力,設定目標,下定決心,去完成該做的事。 自律如果不從,就需要靠外界的他律,遵守外界的社會規範,遵守組織設定的要求,他律通常有懲罰機制,迫使我們遵守。 (本專欄文章已受飛鵬先生授權)

  7. 2019年6月1日 · 1.領導者的品格、能力及領導魅力,決定團隊的規模;領導者心性的修煉,是取得信賴的基礎。 2.團隊要先有信任,才能形成共識。 策略方法上的歧異,不難透過溝通以完成共識,但信任薄弱,共識永遠難以達成。 (本專欄文章已受飛鵬先生授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