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22日 · 昨日《明報》聯絡一直照顧他的樊亦敏,她表示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假期很多朋友往探劉師傅,除梁家仁外,又有新加坡的朋友來港探望,故劉師傅心情很好。

  2. 2020年12月15日 ·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仁與禮的關係,在《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故事中,說得最清楚。 周禮規定,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其間起居生活有嚴格限制,如不得為官,不得娛樂飲酒吃肉,穿粗衣麻布,不得婚嫁、生子,獨自搬到草棚住,睡在草蓆上……等等。 宰我問三年之喪. 學生宰我問孔子,父母之喪守三年太長,一年可以吧? 孔子反問:父母死後不到三年,就大魚大肉,穿得花枝招展,安樂嗎? 宰我答道:安樂。 孔子接着提出了儒家最重要的仁與禮關係的觀念: 子女出生後,父母衣不解帶、偎乾就濕地照顧,至少三年,子女才能完全離開父母懷抱。 當父母過世,子女念及父母在那三年間辛苦撫育自己,便吃不下美食,聽不進音樂,家中不覺舒適。

  3. 2023年2月7日 · 立意及聯想. 1. 有理想者仍會遭受挫折. 子路因遭此斷糧絕境而生氣,問了孔子一條問題:「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 」子路提出這條問題,大抵是心中認為君子既已遵循正道而行,應當萬事順遂才對,但事實卻不盡如他所想。 司馬遷質疑天道並不賞善罰惡. 有道德理想的人,世道不一定會接納他,命運不一定會善待他。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便曾發出類似的感嘆,他在《史記.伯夷列傳》引用了《老子》的一句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可是他觀察史事,善人如伯夷、叔齊履仁蹈義卻最終餓死,又如孔子稱讚其好學的弟子顏回,一生貧困而早卒。 相反,春秋時惡名昭彰的大盜盜跖殺害無辜,殘暴非常,聚眾千人橫行無忌,卻得長壽。

  4. 2017年9月26日 · 馬清儀拍過不少劇集,為人熟悉是與周星馳、劉青雲合演的《孖仔孖心肝》,她與梁家仁演一對上流社會名媛與基層工人相戀的歡喜冤家,兩人搞笑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5. 2023年2月3日 · 19人涉接應從理大游繩逃走的示威者,案件昨日開審,其中14人另被控暴動,包括伍偉楠(左圖)、卓鋒(中圖)及黃筠喬(右圖左)。 (劉焌陶攝)

  6. 2024年4月29日 · 張家輝(中)於「香港之夜」晚宴喜遇梁雍婷(左一)、簡君 (左二)和莊文強(右一)。 【明報專訊】繼《陀地驅魔人》後,張家輝自導自演新片《贖夢》再次參展意大利烏甸尼遠東電影節競賽單元,前日他抵達烏甸尼為新片在當地舉行世界首映做準備 ...

  7. 2023年12月9日 · 梁昨在東區裁判法院承認一項酒後駕駛的相關控罪,被判罰款6000元,停牌6個月,並須自費參加駕駛改進課程。 控罪指被告梁家權(64歲)於2023年10月26日在中環干諾道中東行近大會堂駕駛一輛私家車,在他呼氣100毫升中有23微克酒精,比例超出限制1微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