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1日 · 上一期於《Advisers財務顧問》344期,介紹了臺灣民眾喜愛投資的「基金」及「股票」以個人或企業持有時的課稅方式,本期將再舉幾項金融商品做介紹。 1.何謂「KY股」? 原名為F股(代表外國發行人Foreign Issuers,取開頭第一個英文字母F),於二 一六年六月二十七日起,臺灣證券交易所對於外國企業來臺上市,不再以開頭「F」來代表,而是以公司名稱後面加上註冊地。 其中,KY代表註冊地位於英屬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故因其屬於外國公司,因此稅務議題上與投資國內上市櫃企業並不相同。 2.買賣「KY股」是否須課證券交易稅?

  2. 2022年5月1日 · 台灣人壽高通訊處處經理高菱蓮認為,要從零打造一個績優團隊,一開始一定要有高度的格局與願景,「大部分的人先看到你做到了,他才會相信;但團隊長要先相信,才有可能做到。 」因此,團隊長在創立團隊時,必須先抱持「團隊願景一定能夠達成」的信念,才能一步一步透過實際執行、修正達到最終的目標。 有了願景後,便需要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 若團隊想要發展出一定的規模與績效,高菱蓮認為CIA500的標準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指引,透過對於CIA500目標的追逐,實際落實每項團隊的根基,便能逐步達成CIA500的3項指標,成為國際級獎項認證的績優團隊。 先築起願景的「巢」,便能吸引對的人才. 「要有好的人才,必須要先有好的環境。

  3. 2021年7月1日 · 0. 1242. 不光是保險業,如今各行各業都正在改變,逐步走向網路化與數位化。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代,保險業務人員唯有讓自身能力變得更加多元,時刻更新並吸收各方資訊,才能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不同面向的客戶,讓市場變得更寬廣,而這更是一種自我突破的方式。 三商美邦人壽優質通訊處嘉耕經理表示,以一般人的學經歷來說,大抵都是完成大學或是研究所學業後進入社會,要是沒有踏入新的職場領域或是培養興趣,大多數業務新人會遇到的問題是:發現自己認識的幾乎都只是相近同溫層的人,市場相當限縮,即便想在保險業永續發展,但客源及社會經驗卻不足以支撐下去。 參加社團能拓展市場也能學習不同的人際互動.

  4. 2019年10月1日 · 小事是我的心腹大患。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我發展出一套做小事的邏輯:要做大事先從小事做起,小事做得好,大事才有指望,能耐煩做小事,大事才能從容不迫。 小事是大事的基礎。 所有的大事,都可拆解成無數的小事,因此,小事都做對,加起來就變成大事。 而小書賺小錢,大書賺大錢,大錢小錢都不放過,江海不擇細流所以成其大、成其富。 這就是我訓練自己耐煩做小事的過程。 我發覺我不是不會做小事,只是不耐煩,當我認同做小事之後,一切就豁然開朗了。 每一件小事都可先拆解成幾個分解動作,再做成標準作業流程,然後再對每一次的工作結果,進行徹底的檢討改進。 我還發覺很多有趣的事:做大事與做小事的方法完全不一樣,做大事靠才氣、靠創意、靠能力;做小事靠耐心、靠系統、靠制度、靠習慣。

  5. 2019年8月1日 · 3582. 運用APP來管理客戶的檔案,關鍵在於隨時記錄,每一次和客戶溝通、每一次投保、每一次贈送給客戶的禮物,養成隨手記錄的習慣,會比起每一年度為客戶做一次保單整理更顯效率。 一般情況下,公司系統會儲存客戶的基本資料和投保情況,關於客戶的更多資訊,則需要業務人員自己做好記錄和整理。 在瞭解多位優秀業務人員的客戶資料整理情況後發現,他們所使用的工具不盡相同,但效果都是異曲同工的。 不論是使用公司統一範本的紙質表格、自製的慣用表格、公司開發的APP或是自己習慣的APP,在眾多客戶資料整理工具中,紙質表格因無法隨身攜帶,而較適合在辦公室隨時翻閱;而APP類的工具適合想成為「超級客服」的業務人員,可以儲存詳盡的客戶資料,並且隨時隨地取用。 在眾多的APP中,筆記類APP是較為方便的一種。

  6. 2019年10月1日 · 所謂藉口型異議,是指在與客戶面談中,根據他所闡述的前後邏輯,你能感覺到這個異議並非是真實原因,而是客戶用來拖延或者掩飾的說辭。 比如客戶經常會說:「你對保險的講述都正確,我知道保險很重要,但是最近有點忙,我沒有時間認真考慮這項方案」、「我沒有多餘錢買保險」等。 面對客戶的藉口型異議,業務人員不要去拆穿這個藉口,也不要正面回應,因為本身就是個藉口,回應什麼內容客戶都聽不進去。 此時,業務人員可以使用忽略法,忽略這個藉口,然後繼續你的話題,如以下這樣回答:「嗯,我瞭解了。 接下來我想請教您,您打算幾歲退休呢? 」如果客戶回答:「我想應該是60歲吧。 」這就表明客戶剛才的異議是可以忽略的,可以繼續保險話題。

  7. 2020年8月1日 · 來自台灣人壽的高菱蓮,她將自己的團隊取名為「高」,和市面上銷售的積木玩具高同名,高源自拉丁文的LEGO,原義是「一起拚」,而它的精神是藉由每一個小分子,共同創造出無限的可能,這就意味著,團隊的動能絕非來自於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如同我們高團隊,每一個都是獨立且優秀的個體,因為有共同的目標而成立;同時組成的高團隊,也蘊含著無限大的可能! 高通訊處的團隊文化有3個──在付出、在學習、在工作。 在付出:永遠走一條利他的道路. 高菱蓮分享道:「在我們團隊裡,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也因此,一個健康的團隊,團隊夥伴會相互認同、肯定與讚美。 當一個人被認同時,他的心中就比較有同理心和歸屬感,也才能夠有信心地去付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