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6日 · 保險. 發布時間: 2022/01/16 15:00. 分享: 近日城中熱話莫過於藝人陳彥行行姐與媽媽墮入保單騙局有人說是銀行前綫銷售人員操守問題有人說是保險公司把關不足甚至有人說應歸咎於受害人的疏忽究竟作為投保人,應如何謹慎看管自己財富,保護自身權益? 【陳彥行被騙供3,000萬元保單 儲蓄保5大伏位要留神: 按此 】 陳彥行母女所涉及的大額保單為5份儲蓄保及1份危疾保險。 一般來說,這兩類保單產品結構相對簡單,風險相對較低,而且分紅派發相對穩定,理應是穩健的理財工具。 但請留意,保單合約本身是一份長綫持有的產品,如果只要求短綫的理財效果,保單合約絕不是首選的工具,從而產生「合適性偏差」(Suitability Mismatch)。

  2. 2021年2月10日 · 去年一名男鋼琴老師在男同志交友平台結識紅酒公司老闆」,繼而成為情侶騙徒誘騙受害人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參與一個投資項目一個月內共轉帳1,347萬元當受害人一度想取回款項但對方稱受害人有違規操作需存入460萬才可解凍。 「殺豬盤」三大套路. 「殺豬盤」騙案涉款驚人,警方早前公布「殺豬盤」的操作方法。 「搵豬」 :利用「型男美女」相片開設帳號,包裝成「高富帥」,並尋找感情寂寞的人下手。 「養豬」 :對受害人噓寒問暖並成為戀人,再哄騙受害人透過虛假投資手機應用程式,進行「低風險高回報」。 「殺豬」 :當受害人進行大額投資後,若想取回款項,騙徒便以多個藉口拒絕並封鎖受害人。 點擊圖片放大. 如果市民想避免同類型的事件發生,又有甚麼自保方法? 警方六大防騙貼士: 1.

  3. 2023年12月29日 · 近日,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剛在書展推出了新書《是旦主義》,鼓勵大家學會「放下」,對於人生難題,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提倡的是旦」,不是對每件事情都漫不經心而是想大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對待事情保持平常心減少悲觀和抑鬱的負面情緒。 追求完美沒有錯,但在現實社會中,每件事都很難做到完美,而追求完美的心理,將令人在做任何事都想萬事俱全,即使自己目標想實現,都想等到做好周全準備再開始,然後永遠停留在準備階段。 面對理財時,很多人也是這樣,永遠都在做準備,而從來沒有踏出一步,任由財務失衡及負債增加。 「是旦主義」包含的三大重點: 接受真實的自己(acceptance) 解決不了就放下(jump over the problem) 活在當下(mindful life)

  4. 2021年1月4日 · 投委會的 騙局專頁 和警方的反詐騙協調中心,亦有介紹各種流行的騙案及提供最新的騙案警示。 【炒股騙局】4個方法保護自己免墜股票群組騙局, 按︰【 下一頁 】 撰文 : 投委會. 欄名 : 投資理財手記. 騙徒手法層出不同,可以透過不同途徑向我們行騙。 社交媒體近年成為騙徒「唱高散貨」的平台,投資者要留意他們最新的手法,提防受騙。 要開展「唱高散貨」,騙徒第一步會在低位買入一些低市值或低流通量的股票,因為.

  5. 2019年6月28日 · 9.難以貫徹執行人生計畫. 以上是一些簡單的心理指標來判斷你是否一個「反社會人格者」。 思考模式 以己為先. 「反社會人格者」對於利益的觸覺非常銳利,在判斷不同的決定時,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 而「反社會人格者」的內在思考模式預設為自利的角度出發,如果某事件是單純的付出,而沒法得到潛在的利益,「反社會人格者」便會拒絕參與。 例如:當「反社會人格者」朋友的母親不幸離世,反社會人格者則無法也想同情對方,有時甚至會毅然離開這個朋友。 在於「反社會人格者」而言,朋友即使是極度需要心靈安慰,但他們都無法明白,亦想在此浪費任何時間。 這個就是「心盲」,無法理解、感受、同情身邊的與事。 用盡方法 達到目的. 然而,「反社會人格者」即使無法貫徹執行人生計畫,但他們對於自己的獵物從不會輕易鬆口。

  6. 2024年3月7日 · 在商界打滾多年,現身兼教育公司CEO和企業顧問等身份的中國投資理財作家林薔七,在22歲那年因消費超支而負債,於是發憤振作... 她開始『主業+副業』並行的日子,在職涯規劃和財富累積上屢創佳績: 26歲存下第一個50萬元,開始學投資; 31歲年薪超過500萬元; 五年內在舊公司一路升職到運營總監後辭職創業; 曾只用兩年時間,收入翻了十倍! 林薔七卻為以上成就大大犧牲生活,及後醒悟財自其實需太多錢:「時間自由才是目的。 「有錢 = 自由」 是陷阱是迷思. 林薔七在其著作《財富哪裡來:做好這5件事就能實現富足人生,年收入翻10倍》中提到,經常都聽到有社會人士有以下抱怨聲音: 我周末也想帶老婆孩子出去玩,但實在太忙,好希望可以想休息就休息...

  7. 2022年2月27日 · 同一種嚴重危疾,賠額卻存在差異,因為計劃是按醫療過程及嚴重程度來計算賠償,單次賠償介乎10%至160%保額,即使是嚴重危疾也未必能賠償100%保額,意味着賠償重疾後亦需要按比例繳付餘下年期的保費。 如果癌症達到第四期、心臟嚴重至衰竭的話,賠償額理應可再提高。 不過,要消費者理解這複雜的條件及計算,的確是有點困難而且被動,將來步入賠償期時所產生的落差也會較大。 商業合約 難以完美. 如果保障期短甚至設有限制的話,即使一份保單可同時擁有無限賠及無限病也算是完美。 坊間大部分危疾保的多重賠償項目一般到85歲便會完結,其後保單只會維持原有基本的100%保額,即使部分保險公司願意延伸多重保障至100歲,也未達到「終身」效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