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29日 · 中国新闻. 老常委出书最全书单:他们写书需要谁同意. 小 大. 2016-06-29 15:18:07 华西都市报 参与评论 ( )人. (原标题:老 常委 出书最全书单他们写书需要谁同意) 今年以来,四本由退休常委编著的新书引起关注。 一本是1月底出版的《李鹏论地区经济》。 李鹏亲自审定了38万字,还刊登了在去年“9.3阅兵”时拍摄的照片,笑容满面。 一本是李长春的《中原大地奋进曲》,记录了他20世纪90年代在河南担任省长、省委书记期间的所思、所想、所干。 一本是温家宝在3月底出版的《温家宝地质笔记》。 他对此书的出版也是亲力亲为,除内容外,还画出版式设计,告诉编辑组如何针对不同内容,挑选更合适更有表现力的纸张。 还有一本去年底推出的书,由江泽民作序,李岚清编辑的《世界著名歌曲45首》。

  2. 2017年4月28日 · 小 大. 2017-04-28 15:16:51 今日头条 参与评论 ( )人. 曾因学测满级分、从台南女中推甄上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的林奕含,27日傍晚不幸传出死讯。 死者丈夫证实,林近日心情低落,傍晚才被发现在台北市住处上吊自杀,警方在现场也寻获遗书,内容提及对不起家人及朋友,检方相验后已将遗体发还家属善后。 林奕含丈夫证实她是上吊自杀。 (图/翻摄自林奕含脸书) 现年26岁的林奕含才华洋溢,日前才刚出版长篇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不料27日却惊爆离世消息。 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专任教授陈芳明在脸书表示,「我的学生林奕含走了」;《ETtoday新闻云》记者稍早向游击文化出版社查证,证实消息属实。

  3. 2014年9月29日 · 回国后党中央国务院听取了谷牧出访西欧5国的详细汇报会议从下午3点半开到晚上11点叶剑英李先念等都积极支持谷牧聂荣臻是最激动的一个他说过去我们对西方的宣传有片面和虚伪之处这反过来又束缚了我们自己

  4. 2016年7月11日 · 小 大. 2016-07-11 15:04:26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 ( )人. 在过去的周末里,西方舆论以较大规模炒作所谓“709律师大抓捕事件”一周年。 美德英三国外交当局或驻华使馆于9日分别发表声明,渲染“ 709事件 ”的严重性,要求中国释放涉案律师,“保护人权”。 一些西方律师组织和团体发表联署公开信,向中国政府施压。 美国律师协会还在9日将该协会首次颁发的“国际人权奖”给了去年7月9日被拘留的锋锐所律师王宇。 在这些西方组织和机构的描述中,去年7月9日当天及之后与中国少数律师有关的事情被凑到了一起,受警方约谈等轻微调查与被抓捕合成了一笔账,形成“300多名中国维权律师被约谈、骚扰、抓捕”的说法。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场宣传运动。

  5. 2024年4月16日 · 2024-04-16 13:04:27 环球网. 近日,温州鹿城警方成功抓获潜逃23年的命案逃犯某。 2001年,某在温州市区某宾馆故意杀人后销声匿迹,其同伙虽早年落网,但某始终逍遥法外。 直至今年3月底,鹿城警方获得线索,某可能藏匿于广东揭阳。 专案组成员林彬、吴叶挺和吴凯随即驱车千余公里赴粤调查。 抵达揭阳后,专案组围绕模糊线索,逐步聚焦侦查范围,对相关人事物进行深入核查。 他们注意到当地一寺庙内一名和尚,其身份特征与某有异,自称姓刘,担任寺庙负责人。 为核实其真实身份,专案组展开秘密排查与研判。 尽管该和尚看似与某截然不同,但其身份与行为轨迹的诸多疑点引起警方警惕。

  6. 2023年10月23日 · 小 大. 关键词: 2023-10-23 14:39:15 中国青年网. 原标题: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凌成兴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凌成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简历显示,凌成兴今年66岁,5年前已经退休。 包括凌成兴在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公开通报审查调查的中管干部已有39人。 公开资料显示,凌成兴出生于1957年10月,江西上高人,早年一直在江西工作,担任过上高县委常委、副县长,丰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省经委副主任等职。 1992年,凌成兴任江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由此进入烟草行业。

  7. 2024年5月23日 · 在一所福建的职业学院大门前,发生了一幕令人侧目的场景:一名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的女子,手持横幅,上书“身为正妻,特来为夫纳妾”。 紧随其后,两位健壮男士拉着一条更长的横幅,清晰地指控学院内一名姓学生与已婚男子有不正当关系。 这一行为显然是女子为了公开揭露丈夫与该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此表达愤怒和不满。 此事迅速吸引了周围学生的注意和网络上的热议。 一些评论者指出,在职业学校内这类情况并不罕见;而另一些人则质疑为何女学生会选择介入他人婚姻,而非寻找正常的恋爱关系。 还有网友猜测女学生可能并不知晓男子的婚姻状况。 公众的反应复杂,既有对女学生行为的谴责,也有对拉横幅女子做法的不赞同,认为这种公开羞辱的方式既自我贬低,也侵犯了他人隐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