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1日 · 28歲他在紐約買了第一套公寓,在30歲錢已經年薪100萬美元,31歲,他成為了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之一。 「 成功就像一種癮。 第一次吸煙,你很快就會興奮並產生幻覺,但如果你每天都吸煙,你需要在早上抽10根煙才能重溫那種感覺。 一場婚禮讓Khe明白了成功與野心的代價。 在出席摯友婚禮前夕, 他發現自己後腦勺有一塊巨大的斑禿 ——他壓力太大了,大到頭髮都掉光了。 Khe不得不用黑色塗料掩蓋,塗料卻濺滿了白襯衫。 Khe曾以為錢就是一切,但錢卻無法解決此時的尷尬與無助。 女兒的出生讓Khe堅定了離開的想法,終於他辭去這份光鮮亮麗的工作,「已經失去了玩金融遊戲的熱情」。 點擊圖片放大. 上大學初見上流社會樣貌 野心滋長最後崩潰.

  2. 2021年7月13日 · 發布時間: 2021/07/13 18:32. 最後更新: 2021/07/16 09:56. 分享:. 近年,香港人喜歡講財務自由,能夠達到財務自由,已經叫人羨慕,愈年輕達到財務自由,若非含着金鎖匙出生,則反映其投資理財有道。. 所以記者問資深投資者永良,到底何時財自呢 ...

  3. 2021年3月4日 ·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我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理財,可以對他們人生有較大利益。 年輕人未來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愈早開始計劃,愈早去投資,對他們未來重拾信心的幫助會較大。 以30多歲之齡「退休」,令不少人稱羨。 Rain指,目前她的資產及現金流已經足夠她應付日常支出。 至於她有何理財心得? 個人的投資組合又是如何分配? 成績又係點? 下一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密切留意。 責任編輯︰陳玉蓮.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退休 財務自由 美股 股票 債券 概念 銀行 IPO 香港 YouTube.

  4. 2021年8月30日 · 年輕人想成為斜槓族,主要原因是因為工作模式有彈性、其次是可以容易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及因為不喜歡受束縛。 報告指,有些行業及職業較容易成為自由工作者,例如模特兒、攝影師、補習老師、主持、平面設計、健身教練等,涵蓋多個工種。 彈性就業者沒保障 勞工權益不被重視. 不過逾8成半受訪者均會擔心成為彈性就業者需要面對收入不穩及沒有保障的狀況,例如缺乏強積金、有薪假期、病假等。 團體指,其中一位受訪者身兼健身教練、私人補習老師及模特兒,但工作沒有底薪保障,與客人和公司都沒有簽定任何合約,很多時候都是「講個信字」,所以在叫價時因不知行情而有壓力。 目前「彈性就業者」定義模糊,很多人在報税時並不清楚自己屬於是自僱人士、僱主或僱員。

  5. 2021年7月8日 · 踏入63歲的資深投資者黎永良,一頭黑髮,身形仍然保持得很好,健步如飛,雖然愈來愈接近退休年齡,但他表示自己是寓工作於娛樂,未來亦會繼續炒股,閒時做做瑜伽、跑步、看書,人生樂得自在。 近年股市暢旺,多了很多投資專家開班教學。 黎永良擁有41年的投資經驗,卻很少會如坊間大家所見的股評家、分析員般開班教學。 雖然過去亦曾在電視上與觀眾分享個人於大市的看法,希望透過自身的經驗讓一眾小散戶得到更多知識,亦希望透過個人的知識,希望散戶不用成為大戶的點心。 既然經驗豐富,問到他為何不開班? 他笑笑表示:「好嘢當然留畀自己人,點會教人! 」這句話又滑稽卻真實。 從他平日低調的作風,甚少於媒體曝光,也不難想像他為何無意開班授徒。 黎永良過去接受電視台訪問的足迹 . 點擊圖片放大.

  6. 2021年7月19日 · 「嚴守止蝕」乃至理名言. 永良自己在炒股方面,有一句口頭禪,就是「嚴守止蝕」,他一再提醒,在炒股世界裡,一定要有自律,例如你買入的股份跌逾10%,便要止蝕,而大部分的投資者總是會等或相信總有一天會再升,可是愈等愈失望,結果錢一直砸住。 相反,在他的理論裡,若股價跌逾10%,止蝕後再等機會再入貨,那怕只是升8%,其實輸的錢比例上亦不多。 最後記者當然向他請教投資之道,作為給予讀者在投資路上提點。 永良投資路上4句真言: 不斷學習,認識潮流。 耳濡目染,見微知著。 靈活調整,適時獲利。 量力而爲,嚴守止蝕。 【永良 講你知咩係投資真學問: 按此 】 記者:陳玉蓮. =====. 一鍵攞齊全港所有「疫苗優惠」、「疫苗抽獎」的參加辦法及連結【 按此 】

  7. 2021年4月26日 · 【短炒唔易做! 做短綫投資者要具備咩條件? : 按此 】 往往要花3至10年時間才能成為股票上的大贏家. 林奇曾表示:「10至20年內股票的表現是相對可預測的,而在2至3年內會升還是跌,則要靠擲硬幣公字來決定。 」他的投資哲學是不斷了解自己所投資的公司,只要其業務前景及發展故事不變,就不會出售其股票,而非試圖去預測市場的短期波動。 他認為,若一家公司的實力雄厚,就會賺取更多利潤,其股票價值就會上升,因此他的精力會放在尋找具有優勢的公司來投資。 要在股票市場中賺錢就不要被嚇到. 繼續持有股票的最大挑戰是來自自身的恐懼,例如畏懼傳出的不利消息、被散播恐慌的專家嚇怕。 這亦都重申了以上的觀點,了解自己持有的股票十分重要,就如林奇所言,只要公司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就可以堅持持有該股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