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9日 · 22歲一定要懂的3條理財方程式. 點擊圖片放大. 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了必需支出後的餘額。 如果可支配收入不高,你可以考慮以下3件事︰. 提高每月收入. 減少必需生活費︰不是要你對自己太苛刻,適度的娛樂是必需的,但有些時候應該計算得更精明,例如應好好比較你的上網費,小數怕長計;又例如畢業生初出茅廬,如果家境許可,可以跟家人商量,少給點家用嗎? 減少負債︰學貸必需要還清,這點沒辦法;但信用卡或其他私人貸款,可免則免。 如有負債,考慮尋找更低息的方案. 可投資金額. 投資必需要有本金,而且金融市場是富者愈富的遊戲,雖說現在有些$1可投的基金、$10元可開立的定期,但本金這麼少,你能期待有多少回報? 如果可投資金額不高,你可以考慮以下兩件事︰.

  2. 2024年5月15日 · 撰文: 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 ...

  3. 2024年4月25日 · 35歲財富自由. 重來他想拼情商 「能富10倍」 2016年,35歲的Steve Adcock辭職了——當時他已經擁有90萬美元(約705萬元)的儲蓄。 如今,42歲的他只是偶爾工作,其凈資產也增長到130萬美元(約1018萬元)。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他在理財方面做對了很多事情。 然而,Steve Adcock向CNBC表示,有1件事他希望自己能在20歲出頭就明白——如果這樣,他能讓自己富得更快,甚至擁有更多財富。 「相比智商,你的性格能讓你更富裕10倍,」Adcock表示。 「我從我的職業生涯中領悟了這個道理,雖然明白得很遲,但我非常確信這點。 毫無疑問我和一大幫聰明人工作,但這些在 辦公室中最聰明的人往往並不是升職加薪的人選。

  4. 2021年4月9日 · 投資前先了解期權是甚麼.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4/09 13:38. 最後更新: 2021/04/09 15:05. 分享: 前文 提及到有網民在討論區上表示向家人借錢買期權,最後在股票市場上總共蝕了30多萬元。 事實上,現時市場上有不少投資工具,投資者必須要清楚了解其運作,才可以在投資前管控好自己的風險。 以下會為大家講解何謂期權,了解一下該網民如何損手。 期權是其中一種衍生工具,亦是一份契約,期權買方有權利,能夠在指定時間以行使價買入或沽出相關資產,所以要為這個權利繳付期權金。 另一方面,如果是期權合約的賣方,就會收取買方的期權金,並有責任向買方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 相關資產是指當行使期權時所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可以是股票、商品(如黃金)、債券、貨幣或指數。

  5. 2024年4月22日 · 77歲的億萬富豪投資家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在1985年聯合創辦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超過1萬億美元資產。 他本人在福布斯2024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排名第34位,淨資產約為388億美元(約3,026.4億港元)。 最近他在與福布斯的專訪中分享了自己的投資智慧。 問︰作為投資者,你認為最重要的指標是什麼? 你最關注哪些宏觀或微觀因素? 蘇世民︰ 你必須了解你所投資的宏觀環境,這有助於控制定價以及你對投資在微觀層面上表現的預期。 首先,我們要看這家公司成功的整體驅動力是什麼? 我們尋找所謂的良好社區,即看起來像是能為該行業和該公司帶來成長的地方。 希望它不會特別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

  6. 2024年4月1日 · 29歲提早退休. Daniel George在29歲實現了經濟獨立、提早退休(FIRE)。 簡單回顧他的理財和事業成就: 2018年完成博士學位那年24歲,進入Google X領導早期秘密的人工智能(AI)研發工作; 2020年開始於摩通擔任副總裁,直至2023年離職; 2017年本金只有1,000美元,隨後7年來積極將工作收入投資於股票,在20多歲時突破第一個100萬美元; 2023年,在美國生活一年的開銷已經不到投資額的2%,毅然辭職。 「我不需要再擔心薪水的問題,因此我可以做最熱衷的事。 我花時間建立我的初創公司ThirdEar AI,這是一個無需提示便可提供即時幫助和建議的AI。 以下是他成功的方法。 財富自由5大關鍵. 1. 避免借學貸. 2. 年輕時積極參與股票投資. 3.

  7. 2021年10月15日 · 現任輝立資本管理董事,從事證券業超過20年,目前專責基金管理,管理資產超過10億元。 擅長評析宏觀經濟,為讀者發掘優質倍升股。 個人著作包括《股市是平的》、《炒得精叻》及《投資先知》。 播出日期:8月30日至9月3日. 第一集黃瑋傑恒指中期走勢分析 最淡可見甚麼水平? 第二集: 黃瑋傑分析騰訊技術走勢 再現升浪可能性低? 第三集: 避開監管風險 黃瑋傑教你揀受惠國策股! 第四集: 港交所滙豐安踏波動市下點部署? 即睇黃瑋傑詳細分析. 第五集: 嚴守紀律限制虧蝕 黃瑋傑:投資心態比技術分析更重要. 陳永陸. 人稱「陸叔」,在金融界擁有超過46年經驗,是香港著名股市評論人及投資策略顧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