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副總裁. 邢先生於2022年加入本集團,為本集團副總裁亦為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主席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 在加入本集團前,邢先生擔任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中國銀行金融技術創新辦公室主任。 邢先生於2000年加入中國銀行總行,曾任信息科技部總工程師、總經理等職務,並曾任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網聯技術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銀聯等多家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邢先生長期負責資訊科技的發展規劃與策略,具有扎實的資訊科技及架構管理專業才能,並具有豐富的業務實踐經驗。 邢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取得信息科學專業學士學位、應用數學專業博士學位。 王化斌先生. 副總裁. 先生於2024年加入本集團,為本集團副總裁。

  2. 副董事長. 劉先生於2021年8月獲委任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非執行董事。 彼為提名及薪酬委員會和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委員。 劉先生自2021年6 月起擔任中國銀行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及自2021年4月起擔任中國銀行行長。 彼現為BOC Hong Kong (BVI) Limited及中銀香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劉先生於2021年加入中國銀行前,彼於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執行董事。 於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行長,於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執行董事。 於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擔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3. 劉先生曾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多年,先後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副司長、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保衛局)局長等職務。 資歷..劉先生於198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 彼具有高級經濟師職稱。 Corporate Information. 孫煜先生. 副董事長兼總裁. 48歲. 董事會職務..孫先生自2020 年12月起調任為執行董事,並獲委任為本公司及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 彼為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於調任前,孫先生於2020 年3 月至2020 年12月出任本公司及中銀香港非執行董事和風險委員會委員。

  4. 資歷王先生於1984年畢業於山東經濟學院1999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獲得經 濟學博士學位。 彼具有研究員職稱。 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2019 年報 51. è+ 6¿ ÷ 4 M #[p. 高迎欣先生57歲. 副董事長兼總裁. 董事會職務︰高先生現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以及戰略及預 算委員會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彼曾於 2007年5月至2015年3月任本公司及 中銀香港執行董事,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任本公司及中銀香港非執行董事和 風險委員會委員,自2018年1月起調任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執行董事。 職位及經驗︰ 高先生於1986年加入中國銀行。

  5. 肖先生從1981年開始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曾擔任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經理、行長助理、計劃資金司司長及貨幣政策司司長。 彼亦曾獲委任為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行長及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局長。 肖先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學碩士。 孫昌基先生,副董事長. 61 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 孫先生自2000 年11 月起擔任中國銀行副董事長,並自1999 年1月起出任中國銀行副行長。 孫先生亦為中銀(BVI)及中銀香港(集團)董事。 孫先生擔任本公司及中銀香港董事會薪酬委員會主席。 孫先生是一名高級工程師。 自1999 年9 月至2001 年8 月,孫先生同時擔任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總裁。

  6. 關於中銀香港企業社會責任政策、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關愛社會 中銀香港作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博物館)的戰略合作夥伴,獨家贊助博物館推出《香港故宮演藝嘉年華》,以「維景樂韻」為主題,於2024年3月30日及31日、2024年4月6日及7日一連兩個周末推出自開館以來首場公眾中庭音樂會,共吸引 ...

  7. 香港金融研究院. Hong Kong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陳蔣輝 經濟研究員. Tel:28266775 chenjh@bochk.com. 歡迎關注「中銀香港研究」公眾號,經濟金融深度分析盡在掌握.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第32號2021 年11 月3日. 香港Q3經濟穩步復甦. 得益於疫情影響減弱和消費活動復甦,香港第三季度GDP初值同比上升5.4%,仍然保持著較高增速。 前三季度合計,香港GDP同比上升7% ,反彈強勁,但仍不及2019年同期的經濟總量。 往前看,疫情防控仍是影響香港經濟最重要的因素,預計第四季度商品貿易增速將有所放緩,但消費券刺激下,本地消費活動或持續復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