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4日 · 撰文:許育民. 出版: 2023-02-04 17:30 更新:2023-02-06 10:11. 現年72歲的導演張婉婷早在1985年首次執導非法移民》,已成為金像最佳導演」。. 十年前開啟為母校英華女校拍攝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電影未正式公映單計優先場已累收逾700萬 ...

  2. 2023年2月5日 · 由導演張婉婷拍攝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於周四2月2日上映故事以10年時間追蹤6位英華女校學生成長在之前的優先場獲得好評目前已錄得逾800萬票房預計會成為另一部賣座電影。 惟今日(2月5日)有2名片中受訪的女生公開表明曾拒絕該片公映,當日女生阿聆更撰寫萬字文章,表示自己在2021年12月電影首度私人放映後,已多次向導演張婉婷、英華女學校表明「由始至終都不同意《給》以任何形式進行公開放映」。 而在片中短暫出現的單車運動員、「牛下女車神」李慧詩今日亦在社交平台發文,稱片中她接受訪問的片段是攝於2016年1月日本亞洲場地單車錦標賽時,她形容當時導演張婉婷的發問內容古怪,與比賽完全無關,而張婉婷事後未獲同意便將影片剪入紀錄片,形容自己是「被通知」成為電影的一部份。

    • 2022年8月21日︰電影節首映
    • 2023年1月26日︰首見負評
    • 2023年2月5日︰煞停公映
    • 2023年2月9日︰獲《金像獎》三項提名
    • 2023年3月7日︰順利進行《金像獎》第二輪專業評審團
    • 2023年3月8日 ︰《第二十九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頒獎禮》
    • 2023年3月16日︰《香港導演會年度大獎》

    《給十九歲的我》為英華女學校前校長李石玉如於2011年委託導演張婉婷攝製,紀錄該校6名女生由舊校舍轉到新校舍的經歷,側寫年輕人如何面對社會轉變。電影於《第四十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上作世界首映,反應不俗。

    文字工作者吳芷寧,在個人社交平台發表評論,表示該片雖好睇,「但就係有啲唔舒服」,並指出是導演在戲中擔任旁白,其口吻和態度令人頗不舒服,更提出拍攝手法及對權力關係的質疑。 給十九歲的我︱張婉婷加入推廣香港新優勢小組 有網民籲杯葛作品

    《明周文化》刊登戲中兩位受訪女生(阿聆及阿佘)自白,分別是阿聆親撰的萬字長文,以及阿佘的專訪,內容質疑紀錄片在拍攝時,涉操手問題,並對公映表達不滿。並透露早於2021年12月1日,學校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的校內首映活動時,部分同學對內容有爭議,校方隨即作多次了解,而主角之一阿聆一直表明反對作公開放映。又指去到2022年1月,校方草擬一份新的同意書給六位主角簽署,當中五位陸續簽署,唯阿聆拒絕。 同日下午,單車運動員李慧詩在社交平台發文公開斥責劇組,指在2016年1月日本亞洲場地單車錦標賽受訪片段,未經她同意下成為電影內容,事件立即引起極大迴響。同日下午,張婉婷在出席謝票活動時,便宣布翌日(6日)起暫停公映,並舉行臨時記者會交代事情。 《給十九歲的我》監製發信澄清 採訪李慧詩有表明攝製隊身份 張婉...

    《第四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宣布提名名單,《給十九歲的我》在爭議聲中獲最佳剪接、最佳導演及最佳電影三項提名。名單宣布不久,英華女學校便發出聲明會退出「最佳電影」遴選。同時間,金像獎主席爾冬陞回應要跟董事局討論處理方案。而導演張婉婷亦立即表示不會出席頒獎禮,但會接受另一導演郭偉倫的意願,繼續候選三個獎項。

    《香港01》收到獨家消息,指所有獎項已進入第二輪評選,而大會向選民寄出的「第二輪專業評審團」選票中,電影《給十九歲的我》仍然在「最佳電影」候選名單上,各會員仍可投票予該片。大會以書面回覆《香港01》指︰「本會已回函校方解釋金像奬參選機制並非採取片方報名制度,亦無退出機制;電影作品在香港正式公映且達到規定入圍門檻便會自動納入候選片單之中。」 獨家|《給十九歲的我》未能退選 金像獎回應︰無權禠奪提名資格 同日,英華女校稱,校方經過審慎考慮,亦先後與6位參與拍攝的校友、製作團隊和金像獎進行了深入的溝通,探討有關放映事宜,惟最後未有達成共識,故未能向金像獎提供影片放映。該校指已將有關決定通知6位校友、製作團隊和金像獎。

    《第二十九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舉行頒獎禮,早於1月宣布獲最佳電影的《給十九歲的我》,未有撤回獎項,並由郭偉倫導演出席並領獎。他在台上表示︰「由開機第一日到今日所有事情都冇得預設,到你以為部戲完時,背後仲發生緊更大的事,我們會繼續觀察事件發展,我們責務旁貸,亦都義無反顧、問心無愧。我們冇強逼學生拍攝,我相信香港仲係一個公道的社會,一個講道理的社會,有機會再向大家交代咩係事實。」 《給十九歲的我》導演郭偉倫領電影獎︰有機會向大家交代咩係事實

    《香港導演會年度大獎》舉行頒獎禮,頒發2022年度八項大獎予香港電影製作人及演員。其中「最佳電影」獎由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奪得,並由監製黃慧與聯合導演郭偉倫代表接受,張婉婷導演則再度缺席。 《給十九歲的我》獲導演會最佳電影 郭偉倫:清者自清沒強迫拍攝

  3. 2023年2月6日 · 名導演張婉婷執導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遭片中兩名同為英華女學生的主角控訴在她們多次表達反對下仍堅持公開上映惹全城熱議。 (陳順禎攝給十九歲的我張婉婷曾執導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 生於香港的張婉婷同樣是英華女校的校友其後升讀香港大學心理系畢業後到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學習文學及戲劇留英期間曾加入英國廣播公司工作為旗下紀錄片擔任助導。 1982年,張婉婷赴美紐約大學修讀電影,認識當時同班同學羅啟銳,兩人繼而相戀40載。 二人十分合拍,共同創作、製作、拍攝、執導和監製了多部膾炙人口的經典香港和華語電影,是華語電影界中少有的情侶檔導演組合。 二人通常會輪流擔任導演和監製,被譽為「雌雄大導」。 1982年,張婉婷赴美紐約大學修讀電影,認識當時同班同學羅啟銳,兩人繼而相戀40載。

  4. 2023年2月5日 · 張婉婷執導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近日上映電影以六名英華女校學生的成長故事為骨幹不單大收好評更拿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電影然而今日5日兩名參與拍攝的學生阿佘佘麗薇及阿聆王卓聆控訴劇組無視她們反對上映的意願還有涉及偷拍及漠視她們拒絕拍攝等問題。 李慧絲在社交網站撰文炮轟張婉婷,更呼籲網民不要入場睇戲。 (網上截圖) 之後連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的香港女子單車運動員李慧詩,亦於社交媒體撰長文,炮轟張婉婷未經她同意下將訪問片段收錄在電影中,事前連知會一聲都沒有,《給十九歲的我》成為眾矢之的,引起全城關注。 張婉婷晚上接受媒體訪問詳細回應事件。 (葉志明攝)

  5. 2023年2月8日 · 香港體育記者協會周一6日發聲明對張婉婷未有按正常途徑申領採訪證一事感到遺憾」,強調一直以來無論採訪國際賽事抑或本地賽事進行傳媒都需要向相關主辦單位申辦採訪證大型體育賽事如世界盃及奧運會主辦單位會為各個國家或地區設定配額認為張導演之行為或會影響本地傳媒同業形象以及令本地體育媒體於將來申請其他海外賽事時可能令申領手續有更多無謂關卡」。 《給十九歲的我》影片截圖 . + 5. 監製黃慧:由校方向日本當局申請攝錄許可 並獲採訪證.

  6. 2023年2月5日 · 歷時十年製作由張婉婷執導的英華女學校重建記錄片給十九歲的我》,掀起紀錄片倫理爭議正式上畫踏入第四天 (5日),隨即宣布明起暫停公映主角之一阿聆親自撰文自白提及首次觀看影片後情緒受困由始至終不同意以任何形式公開放映認為校方不尊重學生意願張婉婷今日接受訪問時親自解畫指雙方曾就此事作多次溝通對方應允將記錄片參與電影節及包場放映,「最近根據學校話佢阿爸話呢佢已經平伏咗情緒。 見到反應咁好,咪覺得差唔多時間公映囉。 」張婉婷又指,由於事件釀成風雨,決定暫時停一停,釐清事件。 《給十九歲的我》導演張婉婷2月5日開腔,指由於事件釀成風雨,決定暫時停一停,釐清事件。 (馬煒傑攝) 《給十九歲的我》影片截圖 . + 4. 稱主動提議停映 釐清發生甚麼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