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澳洲羽毛球協會(Badminton Australia昨日5月16日公佈三名已確認獲得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的運動員包括女單選手何羨儒Tiffany Ho)、女雙選手于亞杰Angela Yu和瑪帕薩Setyana Mapasa)。 這是26歲的何羨儒首次參加奧運會而她今日在全國羽毛球錦標賽勝出女單準決賽後接受SBS中文訪問對獲得奧運會資格表示欣喜若狂」。 「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努力了很多很多年,特別是過去12個月。 我很高興所有這些努力都得到了回報。 我真的很期待去巴黎,尤其是我很多家人也會去看我比賽,所以我真的很興奮。 被問到有否設立奧運成績目標,她說:「奧運會是非常激烈的比賽......我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非常努力地訓練,希望能在巴黎取得一些勝利。

  2. 2021年6月28日 · 澳大利亚羽毛球女双选手康荣雅将踏上首次奥运征程。 疫情阻隔了她与双打搭档的合练进程,但是,也让她得以完成自己的本科学业。 (欢点击图片音频,收听完整采访) 要点: 康荣雅曾多次代表澳大利亚在国际比赛拿下桂冠。 12岁初识羽毛球以来,参加奥运一直是荣雅的梦想。 荣雅的华裔背景为她带来了诸多的关注。 羽毛球女双选手、ABC羽毛球的推广大使康荣雅(Gronya Somerville)即将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东京奥运会。 尽管在世界赛场上曾多次为澳大利亚斩获荣誉,今年却是荣雅的首次奥运之旅。 “我一生的梦想成真。 荣雅的奥运梦早在她12岁时便植根于她的脑海中,当年她通过一个人才识别计划与羽毛球结缘。 康荣雅 Source: 康荣雅.

  3. 2 天前 · 援引《蘋果日報》綜合報道,朝尟噹局近日已正式照會中國政府,要求中國媒體、政府官員和中國民眾,今後不得直呼金正恩的“名諱”,更不能稱其為“金三胖”。 North Korea says it has conducted a successful hydrogen bomb test. (AAP) Source: AAP. 但是據美聯社11月16日報道,中國外交部髮言人耿爽稱,有關禁用“金三胖”一詞的報道與事實不符,中國政府致力於建設一個健康、文明的表達意見的環境,他沒有具體闡述,只說中國“不同意用侮辱、嘲諷的字眼稱呼任何一國的領導人”。

  4. 香港年轻人“中国认同感”调查报告 1. 以下是部分接受采访的香港年轻人的观点: BeBe (香港本地人,30岁): 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不困惑,因为中国民主的意识,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一样的。 但我在香港出生,所以,我一般跟别人说我是香港人。 无法接受中国大陆的毒奶粉等加了工业原料的食品。 香港优先的话比较困难,因为香港以旅游为主。 但如果是买奶粉的话还是香港人优先比较好。 对于和中国内地的距离,香港有“一国两制”和言论自由。 Winter(香港本地人,80后):香港和内地在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价值观也有差异,所以,很多时候,香港人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如果有中国内地的负面新闻,香港人会觉得很丢脸。 还有一些内地人的素质不高,香港人比较反感。

  5. 2022年9月28日 · Latest. 【专访】从幼时体弱多病到如今为澳洲争光 华裔乒乓新星冀出战奥运. 乒乓球一直是华人最为擅长的体育项目之一。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乒乓球运动起步较慢,但近年在包括华人在内的不同背景的选手支持下,取得了飞跃发展。 SBS中文访问了两位澳大利亚华裔年轻选手,了解他们为澳争光背后的故事。 今年20岁的女球手刘杨子(Yangzi Liu),在2019年移民澳大利亚后,年纪轻轻便成为了本地乒乓球坛的领军人物之一,更在8月的英联邦运动会中,赢得澳大利亚历史上首面国际大赛乒乓球项目的女单奖牌。 结束英国的比赛后,刘杨子马不停蹄地前往捷克参加WTT Feeder Olomouc赛事。 她于9月初返回墨尔本,在国际乒联(ITTF)的大洋洲赛事中斩获女单、女双和女团三面金牌。

  6. 2022年10月26日 · 一个人远赴异国他乡,一个人面对所有的压力和挑战,无论是学术压力、经济、感情、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都可能给留学生带来独特而显著的心理挑战。 Source: Getty / Getty Images/urbazon. 2019年,维州死因官事故预防组 (Victorian Coroners Prevention Unit)分析了2009至2015年期间,27名留学生的自杀情况。 报告发现,与澳大利亚国内学生相比,这些留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较差,且很少使用健康服务。

  7. 2023年6月7日 · 在澳中国女留学生嘉莹(音)远在中国的父母的婚姻因母亲不愿生二胎而分崩离析,重男轻女的父亲与年轻女友结婚、延续香火;而嘉莹在澳大利亚的恋情也不被父母看好,意外怀孕后迫于家庭压力遂而打胎的最后一刻,嘉莹选择了“阳奉阴违”的反抗…… 当她与男友成婚抱着孩子出现在父母面前时嘉莹其实已经跨过了反抗期的内心情绪煎熬。 她获得了澳大利亚的永居,出去工作时伴侣会待在家中育儿,离异的母亲来澳后,与曾经不看好的女婿一起带娃。 嘉莹是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系副教授、博士、作家马嘉兰(Fran Martin)在其去年出版的新书中所研究的50名中国女留学生之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