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8日 · 本書挑選台灣人最常造訪的 19 處首爾景點,捨棄觀光的視角、動線與慾望,嘗試呈現觀光地景背後的故事。. 以文字記錄「首爾的紋理」,提供另一種探索首爾的可能性。. (選書編輯:白宜君). 文/ 郭奎煥、霄兒. 翻譯/ 顏思妤. 財閥,是跨越蠶室 ...

  2. 2017年3月28日 · 2017 年 3月26日,台灣痛失本土漫畫界的鬼才「鄭問」。. 他曾被日本人盛讚為「亞洲至寶」,更是唯一一位獲頒日本漫畫家協會「優秀賞」的非日籍漫畫家。. 如今他將成為第一位作品跨入故宮的漫畫家。. 6月16日至9月17日,由文化部主辦名為 「千年一問 ...

  3. 2016年1月5日 · 而是以二 八年參加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競圖的佳作作品,縮小規模後成為南院的現況。 之前的國際競圖辦辛酸的就是了,新的南院建築好壞不在本文評論範圍。

    • 隱憂壟罩的北京
    • 爆發力驚人的西北軍
    • 危機四伏的中原地帶
    • 內戰頻頻的西南地區
    • 蔣中正朝向神奇寶貝大師統一的收服之旅

    回到正題,1926 年的情況也差不多,控制北京政府的奉系控制了東三省、熱河與京津地區,奉軍雖然裝備精良,但在多次的擴軍中使戰力逐漸稀釋,成為一大隱憂;而周邊的其他勢力更不會坐視奉系獨大,當然會不斷的試圖牽制他們。 奉系比較靠得住的盟友是以山東為地盤的直魯聯軍,他們是從奉軍分化出來的勢力,主要是張宗昌的舊部和山東本地的部隊 (可以追溯到清末的新軍第五鎮)。直魯軍在戰力和軍紀上都相當糟糕,總兵力大約 10 萬人,但卻任命了十幾個軍長,足見其浮濫;直魯軍中最能打的部隊可能還是要靠白俄鐵甲車這支傭兵。 在奉系的右翼是閻錫山的晉系,晉軍以防禦戰著稱,在山西又有本土作戰的優勢,外敵不易入侵他的地盤;晉軍的裝備也因為境內有太原兵工廠的關係,可以達到水準之上,起碼不會有人比槍多的情況。儘管晉軍帳面上人數不多...

    西北地區是馮玉祥的地盤,包括綏遠、陝西,後來又擴張到甘肅 (含青海、寧夏) 等省, 但在 1925 年當下,馮玉祥的主力仍在直隸,與奉、直、晉聯軍爆發南口大戰,兵敗後才撤 往綏遠重整,並向國民政府靠攏。 馮玉祥原本的國民軍有主力三個軍 (曾擴大到五個),但只有第一軍才是嫡系,二、三軍已被打殘,不是投靠其他勢力,就是被一軍消化掉。馮玉祥西北軍的優勢是士氣高昂、攻擊力強,但資源十分有限,無法持久作戰。 馮玉祥後方的馬家軍此時力量較弱,是西北軍的附庸,後來才轉而依附國民政府。更遠的新疆楊增新則是保持中立,沒有參戰。

    中原地區此時是吳佩孚的地盤,控制河南、湖北兩省,另有湖南趙恆惕作為盟友。吳佩 孚的主力第三師在二次直奉戰爭中喪失殆盡,現在的部隊是以湖北直系部隊作為核心重建而來,加上在河南收編的大批雜牌軍 (鎮嵩軍、國民二軍殘部、一堆土匪),戰鬥力早已不如以往,而且他的主力又和奉系聯手與參加南口大戰了,後方只有三線部隊留守,完全就是塊肥肉。 至於湖南的趙恆惕當初利用吳佩孚的勢力起家,趕走了譚延闓,結果卻被吳佩孚反將一軍,變成了直系的附庸;他旁邊還有個野心勃勃的唐生智隨時準備背刺。 長江下游是孫傳芳的五省聯軍所控制,孫傳芳是直系中的新秀,在 1924 年的江浙戰爭中崛起,後來在蚌埠之戰中打垮張宗昌的白俄鐵甲車隊而成名。 孫傳芳雖然名義上控制了五 個省,但他的勢力基礎是來自湖北的北洋第二師一部,僅能控制江浙地區...

    到西南地區,四川除了楊森明確支持吳佩孚外 (但他不會離開四川),剩下的劉湘、劉文輝、鄧錫侯、劉成勳、賴心輝、田頌堯、李家鈺等人一直都是各打各的,最多就是掛名而已。雲南唐繼堯雖然總是想當西南霸主,但此時他的地位已經岌岌可危,1927 年初就垮台 了,雲南隨即陷入內戰,最後由龍雲勝出。貴州方面有興義、桐梓兩系的內鬥,興義系領袖袁祖銘打算向四川和湖南發展;而桐梓系的周西成則伺機奪權。 在兩廣地區,國民政府在 1925 年完成了廣東的統一,起碼擁有了一個穩定的地盤,並爭取到了新桂系的支持,當時新桂系也才剛完成廣西的統一,也需要尋找盟友。 因為懶得重畫了,以下拿老圖來描述一下 1926 年北伐前夕的局勢: (圖片翻攝自 PTT 原文。) 北伐軍的組成我也在這板寫過很多次了,一共八個軍:

    接著這些是在北伐過程中因各種理由被收編的軍隊,由上述八個軍擴編或改制的不算,其 中有不少番號重複,可能是因為存在時間不同,或是由武漢或南京政府各自任命。 以上這些只是蔣介石和李宗仁吃掉的部分,還沒算上馮玉祥與閻錫山。願意接受改編的多半都是依附於大型勢力下的次級勢力,對他們而言,改編不過是換個旗號,能繼續保持對地方上的控制,掌握人、槍、錢才是重點,名目並不重要,倒戈或接 受改編就像換衣服一樣容易,投降輸一半也算是贏。 教科書上所謂的「北伐成功」其實也不過是讓中原地區的軍閥勢力重組,換了幾個新面孔,形成新的勢力平衡而已,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藍色部分為北伐統一後國民政府控制力較高的地區。圖片來源:wikipedia。) (本文由 sam09授權刊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教科書...

  4. 2018年3月22日 · 這本書以影像紀錄日本帝國如何「收服」原住民,紀錄下日本殖民時對台灣造成的傷害。 看過《賽德克巴萊》的讀者,對於日本統治過程如何迫害原住民應該有些概念,這篇文章則是介紹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大豹社》事件…..(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高俊宏. 為要活出日本的理想,請先把這個國家埋葬掉吧! ──矢內原忠雄. 從 1900 年到 1907 年,大豹社與日本軍警之間歷經了七次戰役。 長年征戰導致社眾人數從上千人銳減到三百多人,下場淒涼。 戰爭的最後一年,日方為了追剿撤到桃園一帶的大豹社,興建了「臺北-桃園橫貫隘勇線」,從烏來龜山的發電廠拉來電力,鋪設最高防衛度的高壓電防線,並在關鍵地點設置山砲、臼砲、野砲與重機槍陣地以為壓制。 編按:

  5. 2016年12月5日 · 台灣在外交上的困境已數十年,我們常認為純粹是中國的打壓所造成,但為什麼台灣不是國家? 而國家又是什麼? 這是想擺脫今日困境的台灣人必須認真面對的議題。 本文從國家要素及法律的角度出發,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台灣目前的處境,以及思考我們的「國家」之路該何去何從。 (責任編輯: 蔡沛宇) 文/ 獨立這邊請. 在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總統後,一連串外電報導各國政府表達祝賀之意,有些國外電視台並誤植為當選「台灣共和國」總統,而幾個國外觀點也被提出,包括為什麼各國政府不承認台灣? 是不是應該改變國際上被普遍實踐的「一個中國」? 同時更有一些國家例如在英國和美國由個人發起連署,要求其政府說明對台政策並承認台灣。

  6. 2019年12月6日 · 萬生在白色恐怖年代點出教育界貪腐、力促教改,隨著 1979 年美麗島事件爆發,他也成為唯一一位被上銬的教師。 他曾被刑求到變「鐘樓怪人」、左耳失聰,現在他更望台人繼續關注香港反送中議題、捍衛民主! 在「美麗島事件」40 週年紀念日與「世界人權日」前夕,一同認識這位「流浪武士」。 (責任編輯:黃梅茹) 1970 年代白色恐怖時期,有一名教師不願被馴服為爪牙,反而在亂世中起身反抗,成為唯一被關押、被刑求最慘的教師,如今他雖已高齡 80,仍堅定信念,他就是自許為「流浪武士」的紀萬生。 首圖來源: 中央社 。 教師是春風化雨、作育英才的志業;但 1970 年代白色恐怖時期,有一名教師不願被馴服為爪牙,反而在亂世中起身反抗,成為唯一被關押、被刑求最慘的教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