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9日 · 昔日新聞. 明報 > 新聞 > 港聞. 梅綺物業遭申逆權侵佔 牧師敗訴須30日內遷出. [2022.04.29] 發表 推文. 梅綺(右圖)在生時息影創立「基督靈恩佈道團」,購入何文田唐樓單位作會址(左圖)。 牧師楊贊明申逆權侵佔昨敗訴,須遷出單位。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1966年離世女影星江端儀 (梅綺),在生時突然息影創立「基督靈恩佈道團」,購入何文田的唐樓單位作會址。 她死後49年,在該單位營運另一教會的牧師入稟高院,申請逆權侵佔。 高院昨頒下判辭,裁定牧師敗訴並須支付訟費,並須與單位內其他佔用人於30天內遷出該單位。 息影後單位辦教會聚會. 原告為楊贊明,被告為江端儀遺產執行人孫慶愷。 判辭指出,涉案相連單位位於何文田梭椏道5及7號,由綺於1959和1965年購入。

  2. 明醫網 > 黃潤波博士. 梅花茶. 材料:梅花三錢、甘草一錢. 製法:用水泡服. 功效:舒肝解鬱,和胃調中. 毛澤東說:「梅花喜歡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寒梅傲雪,喻意人格高尚,梅花入藥,疏肝解鬱,性平、微酸。 肝為將軍,喜犯胃腑,導致胃痛,梅花能緩解之。 梅花還能化痰散結,治療情緒鬱結所致的核氣。 所謂核氣,指喉間不適,如異物梗狀,唯喉科檢查無異常發現,中醫認為這是肝氣鬱結所致,稱為核氣。 花開結子,果實為梅子,初夏之際,未成熟時色青,稱為青梅,成熟後色黃,稱為黃梅。 梅子黃時雨,指春夏之交,淫雨霏霏,廣東人稱為黃梅時節。 青梅煮酒典故,把酒論英雄,曹操對劉備說,當世英雄,只餘我與你,嚇得劉備筷子也掉下來,正因他準備另起爐灶,指點江山,以為被曹操識破,立即借口速遁。

  3. 2023年2月20日 · 《風再起時》講述曾拒絕受賄而飽受壓迫的警察磊樂 (郭富城飾)與南江 (梁朝偉飾)均想改變現狀,攜手建立警察貪污制度,並坐上總華探長職位。 當兩人權力漸增,黑白勢力失衡。 磊樂太太蔡真 (杜鵑飾)暗助老公上位,被黑幫遷怒;一直跟隨磊南兩人的肥仔B (周文健飾)及嚴洪 (譚耀文飾)亦幾近翻臉。 1970年代當廉署成立,要通緝貪污探長,磊樂與南江隻手遮天的年代落幕。 有關當年四大華探長的故事,充滿戲劇性,港產片早已拍到爛;據聞此片初剪版本6小時,相等於兩集《阿凡達》加起來的長度,自然不可能在戲院上映,刪減至現在144分鐘的「折衷」版本,到底犧牲了多少細節、人物塑造,以及真正想表達的宏觀藍圖? 大概只有身兼編劇的導演翁子光才知道。 將來可會像《梅艷芳》一樣,剪出導演版在串流平台播放,為電影補白?

  4. 2024年5月3日 · 【明報專訊】廣東梅州市大高速茶陽路段「5.1」塌方災害截至昨日共發現23輛車陷落,造成48人死亡,另有3人需要DNA比對確認。 事發路段建成不到10年,管理公司上月底剛完成安全隱患排查;專家直指現場路基懸空,顯示塌方有徵兆,持續了一段時間但 ...

  5. 功效:消滯開胃. 水果多屬寒涼,屬於溫性的水果不多,楊梅是其中之一,根據關培生所著的《食療果品》,楊梅味甘酸,性溫,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 以命名的水果,多是酸的,常見的有還有梅子。 梅子,未成熟時是青色,又叫青梅,成熟後梅子是黃色,時值春季,淫雨霏霏,稱為黃梅時節,所下之雨,叫黃梅雨,宋朝詞人秦觀名句:“梅子黃時雨。 ”梅子入藥,將其煙熏,變成黑色,稱為烏梅。 其味酸,坊間名為酸梅,與山楂合用,製成生津可口的酸梅湯。 將肥大肉厚的青梅,醃製成零食,稱為“話梅”。 楊梅,與梅子是兩個不同科屬的植物,楊梅屬楊梅科,梅子屬嗇薇科,楊梅歸亞熱帶和熱帶果品類,而梅子歸核果類,不容混淆。

  6. 2023年8月5日 · 【明報專訊】六旬的士司機涉嫌於2018至2020年間,兩度觸碰當時6至8歲同住女友女兒的私處,經審訊後,昨在區域法院被裁定兩項非禮罪成,法官... 詳情. 文子星申人身保護令 稱若引渡勢受酷刑. 【明報專訊】被國際刑警發出「紅色通緝令」的印度裔男子文子星(Ramanjit, Singh,圖)於2018年在港被捕,本港法庭批准就策劃恐怖... 詳情. 【Emily】總商會新總裁 楊偉添真?唱得. 【明報專訊】做過港龍航空行政總裁嘅楊偉添(Patrick,圖)履新做總商會總裁,上任要對外「唱好香港」,不過原來都係「唱」得之人,曾喺多個音... 詳情. 【Emily】科學園市集 體驗拍掌即付. 【明報專訊】科學園噚日為「開心香港」市集舉行開幕禮,邀請到財政司長陳茂波做嘉賓。

  7. 2024年4月3日 · 為咗介紹由古到今嘅「日本妖怪文化」,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日本駐港總領事館及香港藝術中心合辦《妖怪大行進》巡迴展,本周五 (5日)起至下月5日,每日朝十晚七喺灣仔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舉行,免費入場。 展覽有84件展品,以繪卷同錦繪為中心,結合玩具同電影等媒介,例如江戶時代嘅《百鬼夜行繪卷》 (局部)、明治時代嘅《沉重的藤箱 (新形三十六怪撰)》,畫作展現唔同年代嘅妖怪模樣,可以話係「乜鬼都有」。 主辦方話,日本妖怪「有着超自然力量」,令人覺得驚同恐懼,不過𠵱家亦被當作可愛調皮嘅伙伴,又話今次展覽聚焦喺「大眾化」嘅妖怪,畀觀眾一探不可思議嘅妖怪世界。 展覽指定日子會設公眾導賞團,可留意日本駐港總領事館facebook嘅公布。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