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7月28日 · 我的 Google 圓心工作策略. 作者: Esor Huang 7月 28, 2014. 網路時代的雲端工作,不只是一個高科技嚐鮮的玩具,而是這樣的工具背後真的可以帶來效率的提升,提升的因素,也不在於工具本身比較快或比較厲害,而是在於透過雲端的策略來改變我們的工作流程,但是,什麼是「雲端策略」呢? 經由策略的調整,常常能夠帶來比單純工具軟硬體效能提升,更大的速度飛越。 我常常在電腦玩物裡說雲端不只是儲存空間,而當雲端運用到工作方法上,帶來的就是 「連結」、「行動」與「合作」 三個工作專案管理上的策略改變與效率升級。 經由雲端同步的力量,我們可以一人之力而有團隊之效,讓工作可以更好的達成。

  2. 2018年9月21日 · 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還不是很理解,可以參考我下面的四個整理邏輯。 一,建「目錄頁」 可能因為我的正職工作是編輯,所以對我來說, 要快速看出重點資料、展示工作流程、打開關鍵檔案的方式,就是建立「目錄索引」 。 (可參考: 編輯教你整理一本書最快的索引筆記法,紙筆記可用 ) 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傳統資料夾再怎麼分類,還是容易因為不斷增加的檔案,而漸漸的顯得混亂。 但是因為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的每一個檔案、文件與資料夾 ,背後其實都是一個網頁,都有一個專屬網址連結 。 所以我可以為這些檔案、文件、資料夾建立一個「專案目錄頁」(可以用 Google 文件,或是 Google 試算表),根據專案的邏輯,把重要的檔案、文件、資料夾的網址連結,變成目錄索引,就像下圖這樣。

  3. 2017年3月7日 · 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是需要大量的文件整理、靈感整理、素材整理與經驗整理,所以下面的整理方法,也會和我的工作方式息息相關。 1. 一物沒有定位: 一個素材與想法,對我來說有可能用在 A 設計上,也有可能用到 B 文章中。 一份文件可以被 A 專案使用,也可能被 B 專案使用。 我的經驗是一個資料常常有很多用途,但是資料夾分類強迫資料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上,這就不太符合我的實際使用經驗。 而這也造成怎麼分類都不對,怎麼分類都不完美的窘境,如果硬要分類,就造成分類的焦慮,但實際上並非我們不善於分類,而是知識與訊息本來就難以完美分類,因為 他們是沒有單一定位的 ,同時具有多種用途的。

  4. 2018年7月21日 · 首先打開地圖,左方羅列出唐宋著名的文學家,包含了杜甫、白、蘇東坡、清照、辛棄疾等人。

  5. 2016年5月26日 · 1. 讓資料來源「個人化」且「自動化」,開始長期累積.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我一向不喜歡把綜合性大媒體網站當作我的主要資訊來源,因為那等於是讓媒體決定我要看什麼。

  6. 2014年5月13日 · 把這 10 件「不重要的事情」寫進筆記,讓人生更有動力. 做筆記,我們通常會先去想,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可以記錄到筆記裡 。. 可能是下次考試會考到的重點解答?. 可能是參加研習時聽到的重要資料?. 可能是工作上老闆交代的重要任務?. 可能是開會時客戶 ...

  7. 2013年11月7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Adam 2013年11月7日 上午8:58. 終於改回來了... 老實說之前改版的街景著實不會用... 回覆. Esor Huang 2013年11月7日 上午9:15. 之前的街景就是直接點擊地圖上想看的地點,左上方就會出現街景啊^^ 其實也很直覺. Wilson 2014年1月9日 下午1:58.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