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日 · 有人說高資產客戶是可遇不可求要成交大額保單也是機遇和偶然但是進入數位轉型時代新時代的業務人員應將經常性的機遇和偶然變成必然。. 許心華認為保險業務人員必須通透理解客戶的需求並以之打造全通路行銷思維同時帶給客戶什麼 ...

  2. 2019年1月1日 · 許妙靜表示展望未來執行的關鍵有以下: 一、回歸保障面: 隨著臺灣民眾平均保額逐年減少情況下, 市場上已逐漸掀起一片「回歸保險基本面」的聲音,即為回歸保險以保障功能為主軸,達到個人及家庭風險分散及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 南山人壽目前積極推廣「3面向9保障」保險觀念,亦即「壽險保障、醫療保障、保險理財」等3面向,以及「壽險保障、保險理財、醫療保障─實支實付、住院日額、手術醫療、重大疾病、癌症醫療、意外保障、長期照顧」等9大保障,透過系統數據分析,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建議與需求試算,期許藉此幫助民眾更加重視人生各階段不同面向的風險控制與管理。

  3. 2020年10月1日 · 2020 年 10 月 1 日. 1290. 0. 模仿與學習的最大區別,是前者不帶有主觀想法,後者則帶有自身的意識。. 當夥伴在仿效績優業務人員時,只模仿表皮不過是囫圇吞棗,要透過用心思考的學習,才能真正成長與進步。. 國泰人壽立祥通訊處處經理張奇仁認為 ...

  4. 2018年7月1日 · 許紹猷.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7 月 1 日. 1968. 欲完成、做好一件事情可粗分為3個階段:良好的開頭、有效的執行,以及達成目標。 一位新人進入保險業的最初養成階段,黃金90天可以左右其日後展業生涯是否順利,甚至能否永續經營。 「人如果對了,事情就對了」這是大家時常聽到、口耳相傳的一句話,人要如何「對」,除了在增員選才環節,挑選人格特質適合,抑或具備旺盛企圖心的人才外,進入保險業之初的輔導及教育訓練,亦是讓人才能否繼續定著於保險業的一大關鍵。 保險業界一直有所謂的新人「黃金90天」,意指新人在進入保險業的九十天內,所被建立與培養的觀念及習慣,會徹底關係到業務人員的塑型及職涯發展狀況。

  5. 2020年7月1日 · 2020 年 7 月 1 日. 0. 868. 第1階段 各區區經理展開日控,安排約訪(約15分鐘) 一開始,各區區經理會先與轄下的夥伴確認昨天的拜訪狀況與今日的約訪計畫。 業務單位最不容易落實的就是執行力,有的業務人員拜訪量很高,但是可能建議書從來沒有送出去過,中國人壽七賢通訊處處經理魏麗娟表示:「這成交率怎麼會高呢? 但因為進度在線上一目瞭然,就能即時提醒夥伴每天的進度。 第2階段 經委會時間(約15分鐘) 頒獎時間、活動. 經委會負責在早會中推動每季/月的活動,並頒發獎勵。 第3階段 主題早課(約30分鐘)

  6. 2019年9月1日 · 許文彥引用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於今年二月接受媒體採訪的內容當中提及金融科技對富邦人壽帶來的4大影響首先在環境的變動下各家金融業者紛紛投入成本到科技連結服務的開發但大多仍在開發階段未能將成果轉為收入對企業而言是不小的壓力。 第二,網路投保占整體保費收入比例很低,未來應找出新方向,不能在網路上拚商品或費率,這反而會對業務人員帶來負擔。 第三,雖然大家都想做到商品客製化,但是客戶不瞭解商品、業務人員對客戶瞭解不足等原因,依然使得保障預測的執行相當困難,也就難以真正推行商品客製化。 最後,外溢保單雖然推行已經有段時間,時至今日依然是叫好不叫座,許多商品都是為了趨勢與未來而不得不做,但目前仍未能在贏得名聲的同時亦彌補精算成本,這些對未來與未知的投入,至今都還是保險公司的一大負擔。

  7. 2019年10月1日 · 這是否意味著未來人工智慧將替代人類的工作? 潘顏凱對此表示否定,他認為,人真正被機器代替的時期發生在一百多年前,如汽車代替了步行。 當前人們所擔心的「人會被人工智慧替代」,正確的理解應該是「人的一部分工作轉移到人工智慧上」,人工智慧出現的主要目標是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以及提高人們的投資回報率。 人工智慧對保險業的正面影響. 保險可以與AI技術融合建立「大腦」,讓工作流程自動化,包括理賠處理、檔案數位化、承保、保險諮詢和客戶資訊獲取等。 過去的自動化是依靠人類操作的自動化,而人工智慧則能讓機器人代替人類做重複性的工作。 比如財務部門的財務單據、業務部門的業務訂單等,這些重複性工作會大量佔用我們與客戶溝通的時間,如果把這些重複性工作交給人工智慧來做,時間就能節省出來,用來與客戶進行深度溝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