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3日 · 最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網站:「 untools 」,他的網站名稱應該是意指:「最有效、最強大的工具,其實是可以改變我們思考、幫助我們思考的工具。 」網站是由一位設計師建立,網站本身有點類似部落格,但是專門蒐集各式各樣的「思考工具」,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幫助我們改變思考模式的圖表。 一方面跟大家推薦可以看看「 untools 」這個網站,一方面分享其中一個思考工具對我的幫助。 我頗喜歡其中這個「 推論階梯( Ladder of inference ) 」,驗證在自己最近生活上、工作上的觀察或決策,頗有幫助,因此也撰寫一篇文章分享我的理解與心得。

    • 一,如何註冊 WebEx 視訊會議帳號?
    • 三,如何開始一個會議?如何加入會議?
    • 四,主持人的權限控管詳細圖解
    獲得你的使用者名稱。
    獲得「 Webex 網站網址」,以後妳可以用這個網址打開線上版的 Webex ,直接開啟視訊,或是做後台管理。
    點擊[建立密碼]按鈕,這時候才進入你的 Webex 網站,設定密碼。
    會議名稱:可自由決定。
    會議密碼:會自動產生一個,也可以替換。
    會議時間:如果會議時間未到,知道會議網址的人也無法加入會議。
    出席者:可以輸入對方電子郵件,發送通知,裡面會有會議相關資訊,邀請對方到時候加入會議。
    靜音、關掉視訊、踢出會議
    停止視訊:主持人可以關掉某個人的視訊鏡頭。
    移至大廳:讓這個人離開視訊,但還留在大廳,主持人可以隨時加入他。
    驅逐:直接把這個人完全踢出會議。
    主持人可以讓大家都看到同一個視訊畫面
    點擊視訊視窗上方的[圖釘]。
  2. 2010年1月2日 · 這是一款參與感很強的遊戲,最好先不要看攻略,讓自己透過摸索去發現遊戲世界裡各種謎題機關的功能,讓自己慢慢去看看擁有完全不同謎題的關卡世界,理解劇情裡隱藏的涵 ,這樣才能百分之百的體會這款遊戲的樂趣。 Braid不管從畫面、音樂、劇情到玩法都是作者慢工出細活後的傑作,而玩家可以回報的就是好好的去發現每個看起來簡短的關卡裡豐富的遊戲元素,一般遊戲很可能要考驗的是玩家的反應能力,但Braid更想要讓玩家體會的是運用頭腦、直覺後能夠產生的遊戲樂趣。 AudioSurf(音樂戰機):深入感受音浪節奏衝擊. 遊戲網址:http://www.audio-surf.com/ 相關文章: [PC]音樂節奏結合益智玩法的輕鬆小品:Audio Surf!

  3. 2016年10月15日 · 「深讀」,是藉由書本上的文字,但打破書本上的文字,去跟你想像的某個作者對話,了解其背後的思考、行動方法是什麼。 有時候我會很快就抓出這個核心脈絡, 這時候「深讀」的技巧反而會「幫我讀得更快」 ,因為掌握這個脈絡,作者的各種理論變化都能更容易閱讀吸收。 相反的,如果「一開始沒有深讀」,很有可能愈讀愈慢,但收穫不多,畫了愈多重點,但每次遇到新章節都要重新花很多腦力去理解「正面的」意思,這都是因為沒有先掌握「背面脈絡」的關係。 你可以補充參考我的資料整理法,也是一樣的邏輯: 活用資料庫的資料收集法:試試加上這四個關鍵步驟! 二、反芻不是讀懂他:更需要賦予你的創造. 接著我有一個基本的設定,就是我對「真的知道作者在想什麼」、「這段文字真的在表達什麼」沒有太大的堅持! 咦?

  4. 2018年9月7日 · 這八篇故事,正是本書方法論的最佳驗證。 本書的日記方法論: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5. 2018年6月16日 · 實例示範. 如何用心智圖拆解專案計畫與規劃行動? 實例示範. 作者: Esor Huang 6月 16, 2018. 接受雜誌採訪時,記者問我:「雖然你一直提到要去拆解目標和任務,先列出目標本身的行動清單很重要,但是不一定大家都那麼懂得拆解出行動,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呢? 這讓我想要寫一篇文章,嘗試回答這樣的問題。 我在自己的《 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 》一書中,有提過類似的方法,也常常在自己的 時間管理相關課程 中帶大家演練。 基本上我會用下面的思考邏輯,來拆解出一個大專案需要的行動: 描述我想實現的具體願景: 例:我希望能每天跑步來提升自己的身體,讓保持心情愉快。 從具體願景中,拆解出需要實現的幾個部分 : 例:每天跑步、身體訓練、心情愉快。 展開每個部分需要解決的問題 :

  6. 2016年10月7日 · 我做錯時這樣做筆記. 作者: Esor Huang 10月 07, 2016. 延續這個筆記術系列的前一篇文章「 [筆記術-2]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上一篇我提到比起抄他人的說法,寫下自己的說法更有用。 今天讓我們更進一步,討論當面對自己的錯誤時,如何利用「實驗筆記」的技巧,幫助自己「正確且高效率的犯錯」。 犯錯? 是的,你沒看錯,沒有犯錯通常無法找到更好的方法,但也不是說拼命犯錯的人就一定會不斷進步,這裡面的兩個關鍵在於: 是否學會正確的去犯錯? 是否能高效率的避免重複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