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5月21日 · 《致青春》的焦點在鄭微(楊子姍飾)與陳孝(趙又廷飾)之間感情交往,與鄭微同為室友的阮莞(江疏影飾)、黎維娟(張瑤飾)和朱小北(劉雅瑟飾)當然也有她們的個性和生活的不同遭遇,她們之間自然也會偶有碰撞,然影響不了她們後來結成 ...

  2. 2015年6月22日 · 鴉片戰爭:最有水準的華人歷史大片. 搜尋. Google. 拍得好,謝晉導演的《鴉片戰爭》,無疑是歷來最有水準的華人製作歷史大片之一。. 比起一九五九年的《則徐》,這新作不但技巧好了、規模大 了、內容詳細豐富了,而且對中英雙方有較平衡的描述 ...

  3. 作者 霍勝俠 2013-06-01. 看過趙薇的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總的感覺是前半段糟,後半段好。 鄭微(楊子姍飾)在大學校園裡瘋狂追求陳孝(趙又廷飾)並大鬧會場、高歌《紅日》的行徑,似足了紫禁城裡瘋瘋癲癲的小燕子,導演對於青春的詮釋還是單薄稚嫩了些。 然而筆者覺得片子的全名《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比之簡稱《致青春》更能點到片子的重點和亮點。 趙薇所著意的可能更在於「逝去」的過程而非「青春」本身。 這裡的逝去,並非指涉一種往事如煙前塵美好的懷舊情緒。 如果這樣的話,那倒真的和台灣式的小清新電影沒分別。 電影所想呈現的也許是一種更具「中國特色」的生存現實:在一個利益掛帥、物欲橫流、人人都在追求金錢和成功的社會裡,一個渺小的生命個體會放棄什麼? 會逝去什麼? 又能夠堅持什麼?

  4. 2015年6月26日 · 首先是演「B仔」的新人雅詩,角色年僅十九歲,卻已在歡場做得老練精到,熟悉待客技藝,最難搞的客人也能應付。黎耀祥扮演變態暴發戶,亦演得夠瘋夠怪而不會公式樣板化,導演有時用「倒拍」鏡頭拍攝他倆的關係,正好表現出反常狀態。

  5. 2024年5月22日 · 王婉柔導演的台灣紀錄片《擬音》(A Foley Artist,2017)為音效師胡定一(1952-)作傳,紀錄他1975年考入中影第三期訓練班到2015年3月遭資遣(中間歷經2005年黨政軍退出媒體),超過四十年的幕後貢獻。 胡對著無聲畫面奮力創造同步音效的專注身影,體現(embody)台灣電影的風光與凋零,折射出1980年代香港電影崛起台港合作,1995年「香港電影之死」以及近年大陸電影市場蓬勃下,台灣影人前進大陸的現實。 今年第五十四屆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得主是胡定一,不單因為紀錄片的影響力,還有胡半退休後依舊創作不懈,2017年有電影《白蟻》、《目擊者》、《自畫像》和電視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

  6. 2015年6月22日 · 尚義失手刀插自己屁股,到以機關椅鎖著歹徒鎚前鑽後,皆充滿惡作劇式天真而不覺猥賤。 其中薛家燕信口開河為自己被外號“姦九鑊”的柯受良蹂躪半生大吐苦水,更是荒唐得令人啼笑皆非。 又如林尚義穿上魔鬼裝束舞台表演一場,先是拚命遮掩那類似勃起陽具的部份,繼而被薛家燕跳站於其上大唱“女殺手”,也令人拍案叫絕,的木口木面於此發揮了奇佳的喜劇魅力。 本來由吳君如飾演大反派山雞㜈,應比集的公式奸人更有趣,她的中打扮、對白倒轉唸、動作機械化等設計也花過心思。 可惜取最後自揭身世(乃無敵飛環孫碧玲之女孫梅湯),卻不論復仇的悲情或胡謅的荒謬感都格格不入。 結局也是影片最弱的一環,夾硬偷雞草草收場之餘,還要照抄一次集的完場鏡頭,再加三分鐘的主題曲音樂錄像片段(即預告片)來出字幕,心虛的感覺表露無遺。

  7. 2024年3月27日 · 王兵的青春)》(2023在上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跑出撃敗各位名導演蔡明亮許鞍華趙德胤林正盛的作品而得到肯定頗具份量。 著名編導保羅舒里達(Paul Schrader)的文章《對超驗風格的重新思考》(“Rethinking Transcendental Style in Film”)曾寫過近代的「慢電影」思潮,菲律賓大導演拉夫狄亞茲(Lav Diaz)正是其中實踐較徹底的佼佼者。 追蹤拉夫狄亞茲作品的觀眾也會發現,他近年的定鏡愈來愈少,劇情元素愈來愈緊湊。 從過往拍攝長片向來平均片長200分鐘起跳,到近來逐漸收斂,2022年的《湧浪之後》(When the Waves are Gone)竟只是僅過三小時,可算他電影履歷的「短片」級別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