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2月28日 · 近日我就出席了2月的放映會,欣賞了3個充滿人情味的短篇單元 《獅子山下:父親》、《獅子山下:荷里活蘇伯》及《人間有情:肥佬求婚記》。

  2. 2018年10月26日 · 數年後易文執導的國泰電影《水上人家The Boat Girl》(1967),正按這形象塑造了曼玲主演的水上少女蘭蘭,拯救者則改為厚主演的富家子弟喬 ...

  3. 2011年11月19日 · 1988年秋日的某個黃昏,來自廣東梅州的一個客家少年初來香港,剛走進深水埗的唐樓,就因無法接受「屋小人多」的現實,哭著鬧著想回內地老家。 爸媽的安慰,讓他勉強住了下來。 轉眼間,已經「勉強」了二十多年,他如今成為了大學教授。 讓我們來聽聽香港城市大學助理教授學然的故事。 文、攝(部分):香港文匯報副刊記者 徐全. 小學時,我是「大陸仔」 「我在內地農村生活,不了解外界,雖然生活清貧,但是簡單快樂;可在香港,我第一次用雙眼看到比自己優越的生活,所以出現了『失落在都市』的感覺。 」生於廣東梅州的學然,隨著家人來港定居,巨大的差異感並非來自內地與香港的比較,反而是在燈紅酒綠的都市背後如何尋找自己的位置。

  4. 2019年5月8日 · 新銳藏家相信自己第一感覺 - 香港文匯報. 2019-05-08. ARTRA青年藏家在抽象表現主義大師Joan Mitchell的「玫瑰人生」畫作前。 除了ARTRA創始人和藝術總監之外,陳祉旭還有幾重身份:活躍在紐約藝術界的藝術收藏顧問、青年藏家和古根海姆美術館當代藝術品收購委員會委員,對藝術品收藏有着獨到的見解和思考。 在陳祉旭看來對於藝術品收藏新銳藏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 「那些直入你內心的,與你的情感有所關聯的作品才值得讓你與之相伴和對話。 」她特別強調,「我們總是在看梵高和畢加索,看那些藝術歷史中的傳奇和神話,但卻忽略了一點:我們也是正在創造歷史的人。 換句話說,我們的選擇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着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軌跡和後世的審美標準。

  5. 2013年3月30日 · 適逢南區大戲棚粵劇展光輝社區巡禮之際陳師傅於鴨脷洲公園足球場重新搭建傳統的神功戲棚讓市民重溫香港的昔日風情和生活趣味神功戲棚師傅已是一種式微行業有別於一般搭棚師傅因其棚架並不是依靠任何建築物支撐而起而是獨立穩固地建出來加上神功戲棚的構造別具特色一般可分為大金鐘龍船廠兩種搭建神功戲棚無數的陳師傅30年的搭棚生涯中早已將這門傳統手藝視為生命的一部分。 由於家族生意,身為第四代傳人的他,自13歲起便開始搭神功戲棚。 他回憶說:「小時候,跟隨父親四處到神功戲棚的工作環境裡觀賞及玩耍,從而培養出個人興趣。 雖然中間有離開過,嘗試其他職業,但最後還是對搭神功戲棚這職業情有獨鍾。 」於是他接管家族生意,把搭建神功戲棚的工作繼續傳承下去。

  6. 2019年5月26日 · 2019-05-26. 在黃霑先生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 - 1997)》裡,一段描述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粵劇和粵曲境況的文字:「這段時期,人才鼎盛。 紅伶如馬師曾、紅線女、薛覺先、半日安、上海妹、新馬師曾、余麗珍、何非凡、鄧碧雲、錦棠、梁醒波、譚蘭卿、任劍輝、白雪仙、白玉堂、麥炳榮、鳳凰女等前輩,仍在盛壯之年,演出頻密。 後輩如羅劍郎、鄭碧影、吳君麗、梁無相、蘇少棠、林家聲、好逑等亦開始漸露頭角,不停組班,在香港和九龍巡迴演出。 歌壇上更冒出了一群模仿前輩伶人聲腔的新人如鍾麗蓉、黎文所、李寶瑩、鄭幗寶等,各以新紅線女、小何非凡、新芳艷芬、小芳艷芬身份,為顧曲周郎提供娛樂新貌。

  7. 2019年6月7日 · 2019-06-07. Jo Anne是Happy Gabby音樂童書系列的作家。 本地原創童書少耗時長成本貴付出和投入難成正比卻有這樣一位媽媽陳祖泳Jo Anne曾排除萬難與丈夫中提琴家凌顯祐共同創作Happy Gabby音樂童書系列記錄兒子成長點滴也與不同背景的小讀者分享耳熟能詳的高質素音樂希望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歲月裡引導他們接觸古典音樂開心快樂成長。 靈感來自小孩經歷. 「Happy Gabby就如存在每個人心裡的小孩,對閱讀、音樂和文化充滿着好奇心。 」問及創作童書的念頭從何而來,作者Jo Anne情不自禁地分享關於兒子的趣事:「我先生經常在家中練琴,也會選一些仔仔適合的音樂拉給他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