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11月23日 · 1948年,對李綺年小姐而言,或許是重要的一年,更可能是傷心的一年。 上文提到她於該年3月擔任國際戲院的開幕剪綵嘉賓,這一年李綺年復出影壇,接演了幾齣粵語電影。 方保羅在《圖說香港電影史》一書中,闢出一個章節談「雙星故事」,比對了南國雙星,分別是陳雲裳和李綺年。 自三十年代起,李綺年開始參演粵語電影,憑著《生命線》等作品,成為膾炙人口的明星,繼而有機會北上參演國語片。 然而,北上並沒有為她帶來更大的成就,北方的觀眾沒有接受她。 據方保羅在書中淺淺一筆如是寫:「她原是香港粵語片中的著名悲劇女伶,從1934年到上海從演的6年間,雖主演了30多部電影,但始終不為上海觀眾所接受。 後來,李亦再也無法在香港電影中重現昔日的光彩。

  2. 2018年7月1日 · .....延續上一貼提到在碧麗宮看《吸血殭屍之驚情四百年》,找到當年在戲院取的兩張宣傳品--印有劇照、類似明信片的紀念品,忘了是否在戲院購票時獲送贈或取自該院。 .....從兩張卡子的選圖,看到當時的新晉影星奇洛李維斯(Keanu Reeves)處主導位置,以正面照獨佔整張畫面,而演吸血殭屍的 ...

  3. 2018年10月17日 · 1 post published by Wong Ha Pak on October 17, 2018 去又來:淘大影藝變UA 2018/10/17 at 6:35 am | Posted in 香港戲院/九龍 | Leave a comment ↑UA ...

  4. 2013年6月27日 · 是次放映專題,主要圍繞影片發行公司創造社。 逾25年的歷程,該公司曾為本地觀眾帶來不少較冷僻的影片選擇,早年主要排在影藝戲院放映。 筆者記憶較深的,比方影藝開幕放映的《尼羅河女兒》,其後發行讓人感動的《東京物語》(感動,不僅指影片內容,而是有人把這舊片發行),還有《世紀末暑假》、《情書》等。 會上談及該公司曾在灣仔新京都2號院排片。 原來戲院在開業初,曾想走藝術戲院路線,故邀請創造社排片,奈何戲院負責人急見成果,礙於票房,合作關係僅數月便結束。 感覺上,這段合作關係好像逾半年,或許我把再早一點觀看《月光少年》、《少年哎,安啦》的印象混淆了。 創造社經營期間,我在那兒看戲的次數有限,像《青木瓜之味》,還有在農曆年期間看《前世唔修》,印象中入場人數也不少。

  5. 2018年9月5日 · ↑1959年2月8日,仙鳳鳴劇團為深水埗街坊福利會籌款義演。 開演前主事人在舞台上合照,身後見劇團的舞台布幕。(摘自《華僑日報》) .....2016年8月到文化中心大劇院看陳寶珠、梅雪詩演出的《牡丹亭驚夢》,印象中(僅兩年,已不太肯定),未開演前,舞台上降下的幕,以投映模式,顯現多幅和 ...

  6. 2011年11月27日 · 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將於下周日舉行第二次公開座談會,主題為「李鐵的改編藝術」。 電影資料館於10至12月舉辦李鐵的回顧專題,市民有機會觀賞這位著名導演的作品,首看好,再睹好,定有更多深刻的發現。而這次座談會,特別以「改編」為焦點,探討李鐵改編自戲曲、文學作品的影片,研討包含 ...

  7. 2021年5月21日 · 播音界前輩李我辭世,商業一台製作了一小段錄音以悼念。聽時想起在該台工作的馮志豐,猶記李氏在「香港81/-86」系列處境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