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19日 · 鞋零售巨頭百麗國際(Belle International於2007年香港主板上巿後因電子商務的急速崛起公司業務開始陷入困境終在2017年被高瓴Hillhouse為首的財團以68億美元收購創始人鄧耀從中獲取10億美元在出售百麗數月後鄧耀透過投資公司耀萃基金成立天使投資基金粒子創投」,並由家族第二代成員鄧敬來出任執行董事。 自成立以來,基金已經向40間初創企業投資共1000萬美元,每間平均投入約20萬美元。 首席探索官蔡明都(Mingles Tsoi)出席貿發局的創業活動時稱,基金聚焦全球的高科技、具成長潛力的初創企業,當中包括中國、歐洲、新加坡及美國等地,惟目前投資業務仍以香港為中心。

  2. 2024年3月10日 · 股市. 發布時間: 2024/03/10 20:31. 最後更新: 2024/03/11 08:30. 分享: 企業內鬥|中薇金融委任兩獨立非執董 杜立娜一方董事會壓倒正停職調查林樂. 中薇金融 (00245) (前稱:民生金融控股)董事會內鬥不斷,中薇金融最新宣布,委任鄭大雙及靳明明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然而董事會內部對今次任命意見不一,正被暫停主席職務以作調查的執董林樂反對委任,稱鄭大雙此前任職的興業金融證券在2020年曾因未能遵守監管要求而受到證監會處罰,不過公告亦提到,鄭大雙已確認自己並無參與導致上述處罰的事件。 鄭大雙2023年2月起擔任創富融資企業融資部的董事總經理,同時為創富證券董事總經理。 鄭大雙曾任長雄證券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銀行主管、興業金融融資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銀行主管。

  3. 2024年2月26日 · 新世界與新創建分別由鄭志剛及鄭志明兩兄弟掌舵. 新創建率先預告鄭志明會在實體業績發布會上露面. 鄭志、鄭志恒否認家族不和及爭產等傳言. 由鄭裕彤、鄭家純家族持有的周大福企業去年完成新世界發展 (00017) 與新創建 (00659) 的重組後,新創建董事會繼而出現大執位,令新世界與新創建分別由鄭家純兩名兒子──鄭志剛及鄭志明兩兄弟掌舵。 新創建及新世界將分別於2月27日及2月29日公布業績,新創建率先預告鄭志明會在實體業績發布會上露面,為事隔5年後,鄭志明再次在業績會上現身。 鄭志明自2009年7月已任職新創建執董,去年12月與何智恒一同升任新創建聯席行政總裁。 至於2019年10月獲委任為新創建執董的鄭志剛,則轉任非執董。 分析:新創建董事會大執位、鄭家純家族再分家? 【下一頁】

  4. 2017年7月12日 · 今屆DSE文憑試有一名超級狀元誕生就是拔萃女書院的林莉雯。 她原已是7科5**狀元,再報考數學延伸科,同樣獲5**,成為今屆唯一一名「超級狀元」,接獲成績後與母親興奮相擁。 林莉雯表示,希望在本地大學就讀醫科,因醫生職業有意義和偉大,加上家人曾患病,若有能力希望用知識幫助不同的人。 而她感謝父母時一度感觸落淚,又說備考期間除了每天努力溫習,亦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每天至少睡8小時。 就讀於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選修科修讀生物、化學及經濟的女狀元施奕昕,她在數學延伸部分則考獲5*的成績,合共摘了15粒星。 她已決定打算留港唸醫科,在聯招階段已選了香港大學的醫科。 另外,民生書院亦誕一名狀元梁冠康,他希望入讀香港大學牙醫學科。

  5. 2023年11月23日 · 最後更新: 2023/11/23 17:52. 分享:. 【周大福系】周大福珠寶董事會改組 鄭志恒、鄭志等不再擔任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 新世界系主席鄭家純自日前表示集團未必需要找接班人後,系內周大福珠寶 (01929) 董事會出現人事變動。. 周大福董事會指,由於決定 ...

  6. 2023年10月26日 · 今次重選董事連任議案全遭否決,很大機會與掌門人譚家偉有關。 譚家偉雖持有5.865億股或約51%「煌府」母企維力生活科技,但持股早前被債主委託致同接管,而周三AGM上,重選董事決議均出現5.865億股反對,與被接管股份數目一致,另外,除了省覽財年報告及續聘會計師決議案獲通過外,授權董事回購,以及發新股議案同樣均出現5.865億股反對。 由於維力生活科技只擁兩位董事,不符合上市規則,維力生活科技稱,董事會正在物色合適人選以填補。 去年11月向著名馬主霍玉堂旗下公司貸款. 譚家偉去年初成功收購煌府婚宴創辦人陳首銘手上股份,正式入主並將公司改名為「維力生活科技」,目前在中港經營9間酒樓,包括6間「煌府」。

  7. 6 天前 · 她補充,在息口高企、疫情不便跨國發展,近年不少區域性交易所在新股集資排名都有所上升升,但隨這些企業持續發展,它們需要更深的市場時,有長期往績的香港能在此發揮角色。 陳翊庭續稱,內地提倡「新質生產力」和綠色轉型成為新興投資主題,港交所已為人工智能、雲計算、量子運算等新興高科技企業專設上市規則,便利這些企業集資。 她亦不認同中國電動車和太陽能「產能過剩」,因各國設立碳中和目標後,能提供廉價和優質產品的中國應是吸引的選項之一。 瑞銀盧彩雲:富戶去年底起尋求入市提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