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服務地點. 作為持續教育的先行者之一,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 (社高教),自1963年起已積極推動終身學習。 社高教轄下設有三所學院,包括兩所大專院校 —— 聖方濟各大學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以及專門提供社區教育及職業訓練課程的明愛社區書院,後者於全港各區共設有16個社區書院/進修中心。 社高教每年為超過43,000名學生提供教育及培訓。 開辦的課程,範圍廣闊,包括學歷教育、博雅教育、長者教育、新來港人士教育、婦女教育、職業訓練及再培訓等,一應俱備。 明愛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為配合本地社區教育發展的需要,於2014年度將現時負責社區教育的院校統一改稱為「明愛社區書院」,專注發展配合經濟及行業之發展需要的社區教育及專業人才培訓課程。

  2. 明愛的服務主要分為四個類別:即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與社區及其他服務,例如地區事務及接待服務。 各部門負責推行機構及所屬服務的政策、協調整體服務和評估部門的工作效益。 各部門均設有由不同專業人士組成的委員會,領導各部門,並提供專業意見。

  3. 於1983年,社會工作服務部重組,成立七個服務,包括:扶幼、青少年及社區、家庭、康復、安老、社區發展及其他社會工作服務。 九十年代至今. 從九十年代中開始,明愛的青少年、家庭及長者服務,為配合香港福利服務政策的轉變,推動服務重組及整合,發展綜合服務模式,並以社區為本位,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此外,亦為為一些高危及最被忽略的特別群體提供針對性的服務,例如濫用藥人士、參加派對人士、精神病患者、面對婚姻問題者、失業人士、新來港人士家庭以及其他人權被忽視者等。 二千年至今,明愛的服務對象仍以被社會忽略及最迷失的社群為首,包括小數族群、重覆懷孕的未婚媽媽、面對危機的家庭、面對債務問題的人士、沉溺賭博者、被性侵犯的僥存者、性罪犯、患思覺失調之成人、面對學習障礙之人士、隱蔽青少年等。

  4. 堂區與明愛聯絡委員會. 主席︰. 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 委員︰. 陳永超副主教. 甘寶維副主教. 温國光神父. 張明德神父. 吳多祿神父.

  5. 明愛張奧偉國際賓館. 香港香港仔田灣街20號. 電話: 2903-0111. 電郵: cocih@chs.caritas.org.hk. 網站: https://chsbooking.caritas.org.hk/.

  6. 2024年4月22日 · 當日,張校長及周院長向一眾嘉賓分別介紹學校及中心的特色,並分享了學生勵志成長、以及家校合作的感人故事。 隨後,她們帶領嘉賓參觀校舍和中心的環境設施,包括圖書館、親子閣、電視台及設計與科技工場等。

  7. 2022年10月31日 · 透過是次合作,Microsoft香港將支持明愛轄下學校成為Microsoft專業認證考試中心,協助學生考取國際認可之Microsoft專業認證,加強他們對數碼科技的認識及應用。 計劃亦邀請到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擔任教育顧問,包括:明愛專上學院電子計算及信息科學院院長陳慶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榮休教授、香港理工復康科學系榮譽教授李大拔教授、香港電腦學會院士麥鄧碧儀女士,以及民社服務中心主席伍杏修先生。 閻德龍神父向出席活動的教育顧問頒發委任狀。 及後,一眾主禮嘉賓主持啟航儀式,每人手持一架飛機貼上活動背板,配以現場出席人士熱烈的掌聲,象徵「明愛職業專才教育計劃」正式開展,各界攜手為香港培育專業知識與道德品格並重的新一代而努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