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9日 · 官媒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在拍照活動上訓勉軍隊,這場閱兵式展現了「我國武裝部隊的現代性、英勇與積極發展,以及他們無與倫比的軍事和技術優勢」。 北韓自稱反對戰爭,還說發展武器是為了自衛,但25日在閱兵式上表示,北韓核武的使命不僅是嚇阻戰爭,還包括捍衛國家的「根本利益」。 北韓上月恢復試射其最大型洲際彈道飛彈,有跡象顯示,北韓可能很快會測試核武,將是2017年以來首次核試。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昨天在報告中說:「目前的衛星影像顯示,準備工作進展順利,不應被視為微不足道的活動。 分析家和南韓及美國官員先前說,北韓似乎讓豐溪里(Punggye-ri)核子試驗場3號坑道恢復運作。

  2. 2024年2月15日 ·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金正恩表示南韓堅持所謂的北方限界線」(Northern Limit Line, NLL),即南北韓之間的海上分界線,這已侵犯了北韓主權。 據北韓中央通信社金正恩下令加強北方限界線區域內延坪島Yeonpyeong Island以北至朝鮮半島以西海域內的軍事準備北韓中央通信社指出金正恩表示:「無論海上有多少條線如果敵人入侵海上邊界就會被視為侵犯我國主權和武力挑釁。 北韓中央通信社也補充說,這種被稱為「海鵰-6」(Badasuri-6)的新型飛彈飛越海面,並擊中預定目標。 北韓中央通信社今天亦表示,金正恩還視察了一家「關鍵」的軍火工廠。 (譯者:屈享平/核稿:李佩珊)1130215. #中央通信社. #金正恩. #北韓中央通信社. #飛彈.

  3. 2024年1月10日 · (中央社首爾10日綜合外電報導)北韓官方媒體今天報導,北韓領導人視察一座主要的武器工廠時,稱南韓是北韓的「主要敵人」,並警告說,他會毫不猶豫地消滅南韓。 北韓官方媒體的照片顯示,穿著長版黑色皮外套,站在分析人士指為短程彈道飛彈的發射器前,那些飛彈據稱能攜帶核彈頭。 根據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的報導,說:「歷史性的時刻終於來了,我們應該將稱為大韓民國(南韓)的實體,定義為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最敵視的國家。 北韓中央通信社補充道,敦促工廠工人走向現代化、「生產更多武器」,並稱他「無意避免戰爭」,還警告說,他會毫不猶豫地「消滅」南韓。

  4. 2023年8月18日 · (中央社首爾18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統一部指出,北韓官方媒體近年來稱呼領導人為「領袖」的次數逐年增加,這個現象透露北韓正加速「偶像化」的腳步。 韓聯社報導,「領袖」一詞在北韓可謂是展現氏家族偶像化的典型指標。 南韓統一部昨天表示,截至今年7月,北韓官方媒體已對國務委員會委員長使用「領袖」稱謂多達26次。 北韓從2018年1月起開始稱呼為「領袖」,2020年使用4次,2021年增至16次,2022年使用23次,今年光是前7個月就高達26次。 根據南韓統一部的統計,今年以來公開露面57次,其中30次跟軍事活動有關。 期間多次在閱兵、喪禮、視察等場合哽咽落淚,將公開活動作為「眼淚政治學」的舞台。

  5. 2020年4月28日 · (中央社首爾28日綜合外電報導)脫北的前北韓外交官太救民(太永浩)受訪表示,雖無法確認是否真的動了手術,但他認為「可以確定的是,現在處於無法獨力起身或走動的狀態」。 韓聯社報導,太救民在美國時間27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做以上表示,但並未說明具體原因。 太救民也說,36歲的缺席15日日成冥誕活動,「在北韓人眼中是非常奇怪的事」,加上北韓過去在日成冥誕時,會配合發射衛星或舉辦大規模閱兵儀式,使得今年的缺席更加反常。 對於近期各種針對身體狀況及行蹤的傳聞,太救民表示,的行蹤是最高機密,「能確認委員長狀態的人只有他的夫人、妹妹或身邊親信」,他認為「關於他當前下落或是否動手術的傳聞,都沒有事實根據」。

  6. 2023年12月19日 · 北韓中央通信社報導說,在現場視察這枚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並說飛彈上升高度達到6518公里,飛行距離為1002公里,精準落在目標水域。

  7. 2023年9月18日 · 2023/9/18 06:30(9/18 07:15 更新). 國營北韓中央通信社18日報導,北韓領導人結束訪問俄羅斯最後一站海參崴行程,正在返國途中。. (Government of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