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1日 · 【明報專訊】過往有一些人故意過量服食安眠藥或烈性農藥等方式來自殺,而如今安省法醫服務處 (OFPS)的醫生發現,有人故意大量食用作為食品防腐劑的亞硝酸鈉來自殺,因此提醒公眾注意。 亞硝酸鈉 (Sodium Nitrite,圖)是一種合成腌製鹽,與天然存在的硝酸鈉不同。 它通常用於保存肉類,但如果攝入劑量過多就會有生命危險。 法醫病理學家稱,最近幾年來,有自殘意圖的人從支持自殺的論壇網站上找到相關的建議,並通過網上商店如亞馬遜 (Amazon)等輕鬆購買到亞硝酸鈉。 安省法醫服務處的科學家2021年發布研究稱,安省在2019年和2020年最少有23人因亞硝酸鈉中毒死亡。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希克 (Tyler Hickey)醫生強調,這些死亡案例幾乎全部都被判定為故意服食。

  2. [2020-03-03] 明醫網 > 郭詠觀醫生. 淋巴系統 (Lymphatic System) 和淋巴器官 (Lymphoid organs) 協助人體抵禦傳染病,淋巴系統是一個由淋巴管 (lymphatic vessels) 連接的淋巴結 (lymph nodes) 網絡,這個系統將淋巴液 (lymph) 輸往全身。 液體從毛細血管 (capillaries) 的薄壁滲到身體的組織時形成淋巴液,淋巴液含氧氣、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滋養組織的細胞,部份液體再經毛細血管返回血液循環系統,但有部份進入淋巴系統。

  3. 2020年12月15日 · 【1】禮. 先學〈論仁〉第3則. 論仁與禮關係,是儒家最關鍵觀念: (圖b)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仁與禮的關係,在《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故事中,說得最清楚。 周禮規定,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其間起居生活有嚴格限制,如不得為官,不得娛樂飲酒吃肉,穿粗衣麻布,不得婚嫁、生子,獨自搬到草棚住,睡在草蓆上……等等。 宰我問三年之喪. 學生宰我問孔子,父母之喪守三年太長,一年可以吧? 孔子反問:父母死後不到三年,就大魚大肉,穿得花枝招展,安樂嗎? 宰我答道:安樂。 孔子接着提出了儒家最重要的仁與禮關係的觀念: 子女出生後,父母衣不解帶、偎乾就濕地照顧,至少三年,子女才能完全離開父母懷抱。

  4. 2024年4月17日 · 【明報專訊】亞視前主席、麗新集團創辦人「林伯」林百欣2005年因病逝世,留下逾29億元遺產,沒分予三太顧瑞英及女兒林明珠。 兩母女入稟爭議遺囑效力,案件昨於高院續審。 為林百欣讀出遺囑時在場的律師作供,憶述同事兼遺產管理人張定球提高聲量,說「林伯,你張平安書,我做你執行人喎」,交代「排頭坑啲地畀Peter (林建岳)」,她模仿張語速稍慢扼述遺囑重點。 三房母女代表質疑張僅以約20分鐘覆述內容,當時89歲的林百欣心智上沒有能力理解。 三太顧瑞英及女兒林明珠於2011年興訟,質疑林百欣受腦退化症影響之下立遺囑。 林百欣遺產管理人張定球早前去世,兩名律師接手管理。 張一方透露,林百欣遺產約29.2億元,但三房母女稱遺產達600億元。 庭上提及,兩母女稍後會出庭作供。 稱同事高聲讀遺囑 林明白分產.

  5. 2024年5月21日 · 答案眾說紛紜。 泌尿科醫生程威銘在Youtube 頻道指出,每個人依照體質不同、次數當然也不一樣,曾有位患者自述每天都要DIY 一次,如果沒做晚上即夢遺;卻也有患者抱怨不喜歡自慰,因為結束後會持續疲累1 ~ 2周,即使有慾望也會忍住不打,深受其困擾,因為「不打手槍也會夢遺,同樣會覺得累。 究竟如何拿捏自慰次數? 程威銘解釋,「你有沒有發覺你早上醒來都會有晨勃的現象? 」其實生殖器在未勃起時沒有血液充入,因為用進廢退原理導致生殖器萎縮;只要一勃起,血液就會流進生殖器中滋養該組織。 因此除了早上勃起外,晚上睡眠過程中也會有數次勃起狀況,皆屬正常的生理反應。

  6. 2019年1月3日 · 民事侵權是指侵犯他人財產、權利或利益的行為。 當受害人因他人侵權的行為而受到損害,就可根據民事侵權法提出索償。 民事侵權法的內容廣泛,與人身傷害有關的法律責任是民事侵權法的其中一環。 人身傷害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例如在商場因地面濕滑跣倒受傷,便有可能牽涉到民事侵權法的應用。 民事索償 要證意外因負責方疏忽所致. 以案件Chan Wai Hing v MTR Corp Ltd (DCPI 1649/2015)為例,事發時原告人在拉開商場出入口的玻璃門時因地面濕滑跣倒,導致髖部骨折。 原告人向該商場的擁有者,即商場管理者提出民事索償,指意外乃由於商場的擁有者及管理者的疏忽或違反責任所致。

  7. 2021年9月17日 · 作法分析. 學習重點:睹物思人,託物寓興. ?〈白髮與臍帶〉一文顧名思義是寫「白髮」和「臍帶」。 當兩樣事物並列,則觸發讀者無窮聯想:是誰的白髮、誰的臍帶? 兩者收藏在什麼地方? 為何作者偏要以它們為題,而不寫其他事物? 它們到底有何象徵意義? ?文中的白髮與臍帶均收藏在抽屜的隱蔽處。 ?抽屜,是供人盛東西的匣子,在那隱蔽角落收藏着的,可能是你珍而重之的寶物,也可能是你不為人知的傷痛。 ?臍帶,是子女與母親血脈相連的信物,是你生命的開端。 ?白髮,是母親為撫育子女而年華老去的象徵,是她生命的盡頭。 ?看到故人留下的物品,自然會想起他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或他與你共同的回憶、難忘的經歷,因而引起對他的思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