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7日 · 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是需要大量的文件整理、靈感整理、素材整理與經驗整理,所以下面的整理方法,也會和我的工作方式息息相關。 1. 一物沒有定位: 一個素材與想法,對我來說有可能用在 A 設計上,也有可能用到 B 文章中。 一份文件可以被 A 專案使用,也可能被 B 專案使用。 我的經驗是一個資料常常有很多用途,但是資料夾分類強迫資料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上,這就不太符合我的實際使用經驗。 而這也造成怎麼分類都不對,怎麼分類都不完美的窘境,如果硬要分類,就造成分類的焦慮,但實際上並非我們不善於分類,而是知識與訊息本來就難以完美分類,因為 他們是沒有單一定位的 ,同時具有多種用途的。

  2. 2019年6月15日 · 作者: Esor Huang 6月 15, 2019. 很多朋友會利用 Google 試算表在工作上一起收集資料、一起收集統計報表。 但是當多人在複雜的試算表中操作時,人多「手雜」,如何避免: 有人不小心填錯儲存格? 有人沒看清楚規則,填入錯誤資料? 這個儲存格之前的資料是什麼? 是誰修改了資料? 真的填錯了如何還原正確資料? 如何讓大家更容易正確的在試算表上統整資料? 最近幾封讀者來信,都提到類似問題。 我想便寫一篇文章,統整幾個相關的方法,如果有朋友想到其他方法,也歡迎補充。 1. 如何避免不小心填錯格? 保護儲存格的編輯. Excel 中有保護儲存格功能:「 學會 Word 限制編輯與 Excel 保護工作表,給人填寫表單不出錯 」。

    • 李千娜1
    • 李千娜2
    • 李千娜3
    • 李千娜4
  3. 2014年10月1日 · 說到 Google 表單功能,現在愈來愈多人知道可以利用他來製作免費的線上問卷調查,或是利用他來收集學校班級、公司團體裡的各種投票、意見、資料。 利用「 Google 表單」,任何人都可以不花一毛錢、不需要寫程式技巧、不需要自己架站,就可以自己完成例如訂便當網頁、線上報名系統,或是線上讓上百上人一起回答的問卷統計。 而且最新版的 Google 表單還提供了漂漂亮亮的各種新版面,就算不滿意也能讓自己新增照片、影片、調整外觀,製作出實用又好看的問卷: 設計問卷調查快速免費,新版線上 Google form 表單教學. 不再只有醜醜範本! 如何幫 Google 表單美化背景外觀? Google 表單的基本功能很好上手,但是大家有沒有深入挖掘一下 Google 表單更多的潛力?

    • 李千娜1
    • 李千娜2
    • 李千娜3
    • 李千娜4
  4. 2018年5月4日 · 1. 確認長久動機. 我想要從跑步獲得什麼成果? 這是我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因為確認目標,才能決定我要採取什麼行動。 我是要跑馬拉松? 還是只是運動休閒? 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執行行動。 (可參考: 設定未來目標的真正價值:「改變當下現實感」的最佳手段 ) 而我的長久動機很簡單,就是希望透過持續的運動習慣,讓身體更有精神、腦袋更靈活。 這個動機確認,可以幫我排除很多不必要的干擾 ,例如我第一時間不需要煩惱跑多久、跑多快,可以從最簡單的步驟開始做起。 另外循序漸進的累積動機也很有效 ,因為我之前先養成了輕鬆的走路習慣,但在那個習慣中體驗到身體動能與思考動能間的正向關係,所以在面對更進一階的習慣時,我會更有信心這個動機是有效的。 2. 抓住觸發動機.

  5. 2020年10月24日 · Microsoft Forms (微軟表單),是一個類似 Google 表單的線上問卷、線上測驗、線上收集資料的工具 ,原本只有開放 Office 365 企業用戶、教育版用戶使用, 但目前正式開放給一般有微軟帳號的使用者,免費帳戶也可以使用。 不過線上問卷工具其實已經很多,也有免費的 Google 表單在前,免費開放的 Microsoft Forms(微軟表單),有沒有什麼新特色呢? 我初步測試一輪後,其實整體來說,Microsoft Forms(微軟表單)免費版的功能,相比 Google 表單來說是比較陽春一點點的,但也有多出一個許多 Google 表單想要的功能。 下面為大家做一個快速但完整的分析比較。

  6. 2019年5月10日 · 一,如何更好找? 減少零碎、重複與多版本筆記. 首先,假如你在執行一個任務 A ,過程中收到了幾個不同的文件檔案,開了幾次會議,有幾封郵件的討論,你自己也上網搜尋了一些參考資料,這時候,你會怎麼整理這些資料? 是每一個零碎資料,都變成一則新的 Evernote 筆記嗎? 那這樣一個任務做下來,有可能會產生十幾則到數十則的筆記資料,筆記很多但都是片段,而且這些資料不一定都有正確關鍵字,還有可能版本重複、衝突。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快速找到某個資料,很難用大腦記得應該使用什麼關鍵字,更記不得被放在什麼地方,搜尋出來也會顯得很混亂。 所以第一步我會這樣做: 一個任務盡量只用一則筆記來管理 ,就這麼簡單的原則。

  7. 2016年5月26日 · 1. 讓資料來源「個人化」且「自動化」,開始長期累積.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我一向不喜歡把綜合性大媒體網站當作我的主要資訊來源,因為那等於是讓媒體決定我要看什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