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9日 · 第一步,在 Notion 中建立學期計畫專頁. 開啟一頁新的 Page. 統一管理大學、研究所的所有課程、考試、作業,甚至行政任務. 先用基本筆記功能,設定目標. 第二步,建立課程科目資料庫. 如何管理要修習的一個一個課程呢? 課程管理目的,是整理每一個科目的學習內容。 我會用建立資料庫的方式。 選擇插入(table inline)資料庫. 先利用表格模式,把選修、必修的課程科目列出來。 原則是一個課程科目一個項目就好,不要分散。 之後A課程的上課筆記都可以整理在A課程項目中。 這樣才是聚焦目標,不混亂的方法。 用 Tags 進行分類: 如果我想排出禮拜一到五每一天的課表。 我就用 Tags 標籤,設計禮拜一到禮拜五的標籤,加上一個封存的標籤。

  2. 2020年3月16日 · 一,用一頁筆記,管理職場所有專案與雜事. 我會建立「一頁筆記( Page )」,就在這一頁筆記中,延伸多個層次,來管理所有職場上的事情。 為什麼所有職場上的事情,都從「一頁筆記」開始延伸管理,而不是一開始根據專案分成多頁筆記呢? 我的想法如下: 雖然職場上的專案、任務非常多, 但既然都是「同一個公司內」的工作,彼此也會有相關。 做為一個工作者來說,要安排的就是公司內「所有工作」的流程與時程, 所以應該統一管理,並且可以排程。 應該有一個自己在職場上的總目標 ,然後才延伸出各種專案、任務。 所以,我先在 Notion 建立一個[ New Page ],然後在這頁筆記中,把這個年度,職場上的 目標願景、關鍵成果 ,用簡單的筆記功能列舉出來。 二,不同類型專案,用不同資料庫管理.

  3. 2020年3月3日 · Watch on. 零,建立學習專案、整理學習資料庫、設計學習範本. 讓我們先看看一個完整的成果,這是一個在 Notion 上打造的「讀書計畫」。 基本上我的方法論強調: 沒有零散的資料庫。 只有從上而下的目標管理系統。 所以即使是讀書計畫,在 Notion 中也是從一則專案目標的筆記開始,先把目標設定好,列出階段性要達到的關鍵任務(待辦清單)。 然後才開始建立一則一則的讀書筆記資料庫, 接著,Notion 的特性在於,一則一則的讀書筆記資料庫,可以用有彈性的檢視模式,直接整合在這則專案筆記中。 例如下圖中,可以看到我用「看板檢視」,把幾種執行情境分類: 適合自己有空時閱讀. 想和家人一起閱讀. 需要動腦整理. 需要實踐測試.

    • 阮兆祥1
    • 阮兆祥2
    • 阮兆祥3
    • 阮兆祥4
    • 阮兆祥5
  4. 2021年7月8日 · 下面我用三種案例,分享我自己測試後的應用方法。 第一種案例情境,假設我現在在 Notion 上有一個「專案計畫」頁面,在這個頁面中已經針對專案的待辦清單、目標設定、進度流程做好了各種規劃。 (如何用 Notion 管理一個專案,可參考: Notion 職場專案管理實例圖解教學:排程進度、整理資料方法 ) 但是,現在我們有一個專案會議,要討論這個專案的「目標設定」,於是我們在 Notion 中建立了一則會議協作筆記(要另外建立頁面,有可能是為了跟不同人分享,也有可能是就是要留下會議記錄)。 但是問題來了: 專案主頁面中,有目標設定、競品分析。 這次專案會議筆記中,也要討論目標設定、競品分析。 如何讓「兩個頁面」(專案頁面、會議筆記)裡面的目標設定、競品分析內容雙向同步呢?

  5. 2020年7月27日 · 「 RemNote 」是一個很有特色的雲端筆記工具,除了基本的筆記記錄功能外,還結合了三大特色: 間隔記憶功能: 可以直接把筆記變成記憶卡. 大綱組織: 建立多層次的知識階層. 連結知識: 快速建立參考資料連結、反向連結. 間隔記憶的工具,最經典的莫過於「 Anki 」,建立一張一張的記憶卡片,利用自動複習的機制,用來背誦單字文法,或是用來記憶考試重點。 而在「 RemNote 」中,我們就像在真正的筆記軟體中整理學習筆記,但只要加上特殊的語法,任何條目都可以變成自動複習的記憶卡。 連結知識的工具,近期很紅的「 Obsidian 」和「 Roam Research 」可為代表。

    • 阮兆祥1
    • 阮兆祥2
    • 阮兆祥3
    • 阮兆祥4
    • 阮兆祥5
  6. 2015年6月13日 · 免費專案管理軟體推薦! 困難計畫簡單管理 13 種工具. 作者: Esor Huang 6月 13, 2015. 當你有一個大計畫需要按照進度執行,當你需要統整管理所有工作的任務與資料,或是當你必須掌控或參與一個團隊的合作,這時候,你或是你們團隊就需要一個好用的專案管理工具,那麼這時後又有哪些免費、好用的 專案管理軟體 值得推薦呢? 這篇文章,想要總結我這幾年來的工作經驗,以及我對各種工具的實際運用體驗,提供大家一份專案管理軟體的參考推薦清單。 熟悉專業專案管理的朋友也許會發現,下面的推薦清單裡有些是專門的專案管理工具,但有些則是「 可以幫助專案有效率管理 」的其他服務,這是我故意這樣挑選的。

  7. 2018年9月7日 ·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