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6日 · 我們撰寫的《 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 》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 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 按此 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6862.hk. 海底撈的股價能否重拾升勢,最重要仍是看其收入及盈利表現。 2020年下半年收入改善 在2020年,海底撈的收入達286億人民幣,按年升7.8%。 純利3.09億元人民幣,按年跌86.8%。

  2. 2021年8月16日 · 2021-08-16 Steven Cheung. 上週長和(SEHK:1)及長實集團(SEHK:1113)公布業績,中期股息重新增長,長線投資者應該感到滿意。 長實與長和均是長和系的旗艦,惟形勢不時改變,長和系要角不時易手。 更多內容: 投資長和要注意的3大要點. 由於現時環球各國對國家安全重要性提高關注,未來長和在電訊及基建資產收購機會有限,惟各國對外資投資房地產的疑慮不太大;長實未來進行收購的可能性較長和為。 從這個角度看,長實才是李澤鉅的至愛。 投資者如果要配置傳統行業股票,長實潛在升幅較長和為。 進一步剖析長實為何是李澤鉅至愛前,簡單分析一下長和及長實業績重點。 先講長實,疫情持續情況下,集團營業額按年倒退按年倒退17%,至242.6億元。

    • 公司前景黯淡
    • 中長線投資者損失慘重成阻力
    • 結語

    截至3月20日,公司每股賬面淨值為0.143美元,折合約1.11港元,即私有化作價較賬面淨值要高逾1成。公司截至去年底總負債為11.76億美元,手持現金則為9.32億美元,淨負債為2.44億美元。故儘管當前公司股價受累環球股災而低迷,但這出手對比以往的私有化例子而言已算相當高,足以成為一個誘因讓投資者接納方案,而大股東馮氏已表明作價不會再作提高。 除此以外,接納公司私有化的最大誘因就是公司短期難有大復甦。首先,公司截至去年12月業績雖然成功扭虧為盈賺1,675萬美元,但核心經營溢利卻下跌 23%,並已是連續兩年下跌。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今年及未來帶來重大不確定性。第三,公司暫不公佈新的三年計劃。

    利豐核心業務是消費品出口貿易和物流管理,業務分布全球,尤以美國和歐洲為主,此外還包括加拿大、澳洲等國家。這些國家經濟因疫情而肆虐,復甦無期,今年經濟衰退在所難免,對利豐這外向型公司打擊尤為嚴重。公司管理層此時不再推3年計劃實在是可圈可點,既可以理解是因為需更多時間分析形勢再制定方案,背後也可以是因歷年的3年計劃多不如理想,而順勢改變策略,無謂給予虛假憧憬,但無論如何,也難免予人一種「私」心作祟而放軟手腳的觀感。然而,中短期振興無望,以往的高息因素盡被股價低企所抵消,這才是散戶接受方案的最大誘因。 不過,公司私有化的阻力也不少,全因作價遠遠低於長期表現。按私有化作價1.25元計,於2019年以前購入公司股票的投資都要輸錢收場。公司除了第一個3年計劃(2008年至2010年)迎來了股價上升外,其...

    總括而言,筆者建議已持貨的投資者如見股價升近距私有化作價一成範圍內,便宜考慮食糊,因為私有化有機會失敗告終,而私有化失敗所面對的經營環境預期將可能較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更為嚴峻,股價打回原形(0.5港元)後還有可能繼續下探。若未持貨則不宜高追,儘管相信往後股價發展對比私有化作價會有水位,但基於私有化本身已有很大不確定性,直博率太低。

  3. 2019年12月11日 · 2019-12-11 Steven Cheung. 長和系舵手李嘉誠在2018年退休前後,開始部署業務轉型及重組,2015年終於分拆成為長和(SEHK:1)與長實集團(SEHK:1113)兩大上市旗艦。 那一隻投資價值更視乎收購業務的阻力。 長實主攻英國地產相關的固定收益投資,政府無意干涉。 反觀,長和主攻電訊、港口及基建均屬戰略資產,展望未來在海外進行併購難度大增,增長潛力急轉直下。 「股神」畢菲特師傅格拉罕(Benjamin Graham)指出,「短線而言,股市是投票機器,長線而言,股市是磅重器。 」格拉罕的意思是股市最終會分出貨真價實的贏家。 長和收購策略到盡頭.

  4. 2021年3月11日 · 入伙紙、滿意紙如何影響發展商交樓?. 2021-03-11 經絡按揭. 早前有新盤單位因為項目工程涉及護土牆及斜坡工程,至今仍未獲批出入伙紙,如果計及地政總署發出的滿意紙,預計要等待至今年六月才可交樓。. 究竟甚麼是「入伙紙」?. 甚麼是「滿意紙 ...

  5. 2020年7月17日 · 2020-07-17 Cyrus Li. 內地剛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3.2%,相比首季按年下降6.8%,明顯好轉兼好過預期。 不過,上半年GDP按年仍降1.6%。 縱使上半年內地經濟仍收縮,相比其他歐美國家算好,對於與內地市場有很大相關性的企業,能否從中受惠? 以內地為單一最大收入來源之一的嘉里物流(SEHK:636),業務是否可望走出谷底。 中國經濟改善利好物流行業. 嘉里物流主要從事綜合物流(包括物流營運及貨倉)以及國際貨運,去年收入升 8%至411億元,盈利升55%至37.88億元。 中國市場己成為集團的重要據點,去年內地佔集團收入26%,成為亞洲區以外最大單一市場(1)。 至於按區劃分設施方面,內地佔29%,亦是佔48%的亞洲以外最大據點。

  6. 2021年12月29日 · 這幾個主題有不少是今年冒起,綠色能源是很多券商都看好,相信明年仍有一定表現。. 此外,滙證亦選出了12隻焦點港股,而且全部為「買入」評級,兼附有目標價。. 建行 (00939)、比亞迪 (01211)、新地 (00016)、中國平安 (02318)、京東 (JD; 09618)、騰訊 (00700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