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认识世界: 西洋哲学史。. 卷一. 《认识世界: 西洋哲学史。. 卷一》是商周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Richard David Precht) 《认识世界: 西洋哲学史。. 卷一》是商周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Richard David Precht)

    • 概览
    • 事件经过
    • 事件成因
    • 后果与影响

    1862年在日本神奈川县生麦村发生的事件

    生麦事件(又称神奈川事件,过去又称李察信事件),是一件发生于1862年9月14日日本神奈川县生麦村的武士攻击外国人事件。该事件导致7艘英国军舰炮轰鹿儿岛,史称萨英战争。

    1.1事件经过

    2.2事件成因

    1862年9月14日,四个英国人在生麦村(现横滨市鹤见区)的东海道上骑马走。他们中有一个往返横滨和上海的商人查理斯·理察逊(Charles Richardson)、他的店员克拉克(Clark)、以及一对住在香港的英国商人马歇尔(Marshall)夫妻。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向幕府传达朝廷攘夷旨意的萨摩藩藩主的监护人岛津久光和他的700人仪仗队。仪仗队站满了整条道路。按照惯例,平民如遇到大名的仪仗队,须下跪及退让,可是四个英国人无论如何也不肯,而这被认为是对大名的无礼行为。其间,马歇尔夫人的马突然受惊冲入仪仗队,岛津卫队的奈良原喜立刻拔出了刀,砍伤了查理斯,紧接上来的卫士杀死了他,重伤了其他两位。马歇尔夫人基本上无受伤。英国要求幕府、萨摩藩惩处凶犯和支付赔偿费。幕府支付了赔偿费十万英镑。但当时正是...

    这次事件被普遍认为是外国人蔑视日本人所致,而此前的欧根事件则被岛津氏的支持者普遍认为是外国人行为的典范:欧根在一次遇到大名时,装模作样地下车和跪下。他的行为在日本的西方人社群引起争议,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有尊严和人人平等,至少和所有日本人一样。虽然无证据显示查理斯在中国时曾在马上鞭打中国人,但有人曾在生麦事件前听他说过一番话: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些人。到底是否西方人潜意识地蔑视东方人导致今次的事件,这还是一个谜。

    这件事件在日本的西方社群引起了一阵恐慌,很多商人均要求他们的国家对日本作出惩罚性的行为。而英国最终甚至和萨摩藩爆发了萨英战争。一连英国军队到达了萨摩藩的首府鹿儿岛,要求萨摩藩对生麦事件作出赔偿,但被萨摩藩拒绝。于是,英国军队绑架了几名日本人,作为谈判的筹码,并和萨摩藩军队开火。由于损失惨重,该连英国军队为了报仇,便召唤7艘英国军舰炮轰鹿儿岛。该战争导致萨摩藩死5人、英国死11人(其中包括一枚炮弹击中皇家海军战舰尤里雅里斯号(HMS Euryalus)造成的伤亡),也导致鹿儿岛500多间房屋被烧毁、3艘蒸汽船被毁。该战争虽在英国参议院引起许多争议,但海军上将奥古斯都爵士的行为则得到表扬。 战后,萨摩藩开始仰慕西方先进的科技,并跟英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而若干年后,萨摩藩终于对生麦事件作出赔偿,但这...

  2. 罗弼时是香港历史上唯一一位分别担任过香港律政司、辅政司(和布政司)、及首席按司的人士,也是最后一位担任首席按司的外籍人士。 他在首席按司任内大幅扩充法院数目和法官编制,并关注香港前途问题,除了构思 香港终审法院 的设立,并且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国后首位访华的首席按司。 然而,他在任后期爆出多宗司法丑闻,为他的司法生涯蒙上污点。 1988年卸任香港首席按司后,罗弼时仍担任 百慕大 上诉庭庭长、 文莱 首席按司和文莱上诉庭庭长等职务,并于1997年起任职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香港法官,到2003年正式从司法界退休。 罗弼时有不少以司法和殖民地为题材的著作,也热衷 木球 运动,尝任玛丽勒本木球会主席。 中文名. 罗弼时. 国 籍. 英国. 出生日期. 1923年1月19日.

  3. 百里渠爵士(Sir William Alexander "Alastair" Blair-Kerr,1911年12月1日-1992年12月1日),曾任于1970年代初担任香港高级副按司,于1973年被当时香港总督 麦浩 委任成立调查香港的贪污情况,促使 香港廉政公署 的成立。 中文名. 百里渠爵士. 外文名. Sir William Alexander "Alastair" Blair-Kerr. 国 籍. 英国. 出生日期. 1911年12月1日. 逝世日期. 1992年12月1日. 毕业院校. 爱丁堡大学. 职 务. 香港 高级副 按司. 出生地. 英国苏格兰高地巴富郡. 信 仰. 基督教. 主要成就. 促设廉政公署. 目录. 1 百里渠爵士. 2 生平.

  4. 叙事神学(Narrative Theology),现代 基督教 神学 思潮。. 其研究主要涉及“释经学”领域。. “叙事”在基督教《 圣经 》中占很大比例。. 但传统神学或诉诸“寓意”解释圣经叙事部分,或从狭隘的历史性观点出发将其解作过去发生的事件,或出于得出教义的 ...

  5.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 道经 》,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 中国历史 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 道教经典 ,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 ...

  6. 明代设立巡海道,主要是为了防御沿海海盗倭寇的侵犯。. 巡海道有“经略海防、简练水陆官兵、处备粮饷” [2] 之责,同时也有权督察地方,举劾文武官吏、条陈军民利弊,遇贼寇犯境,“大责督兵剿之,小责捕而诛之” [3] 。. 海道副使除了主管海防事务以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