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9日 · 「所有的協商說到底,就是一場『發現並滿足對方需求』的遊戲。 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在情緒上、無法聽進別人話的人,諮商心理師陳雪如分析,面對被「情緒腦」主宰的人時,我們要做的並非說理,而是運用技巧安撫對方的情緒,召喚出對方的「認知腦」,理智而冷靜地達成溝通。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諮商心理師 陳雪如(Ashley) 黃先生是一位大學教授,大家都以為當教授很風光、很自由、不用打卡、沒有上下班時間,更沒有主管盯著你、還有一間個人辦公室,以及無數學生可以使喚。 「沒有上下班時間,不見得是好事。 我覺得我醒著的每一刻都在上班,沒有一個下班時間做為區隔,告訴我要放下工作休息了。 」黃先生說,他壓力其實很大,現在是助理教授的他,要在時限內拚升等,如果沒有發表足夠多的學術論文,他就得離開教職了。

    • 改變的五個階段
    • 改變需要時間,更需要堅持下去的信心
    • 延伸閱讀

    第一階段:前考慮期(precontemplation) 我在美國受訓的時間裡,曾經在當地的一家門診部工作,所接觸的來訪者中相當一部分有物質成癮的困擾,如酗酒、大麻或海洛因濫用等。他們當中又有一部分人,因為成癮問題而觸犯了法律或違反了公司規定,被當地法庭或自己的上司強制要求來接受心理諮詢的幫助。 和這樣一群人工作的時候,往往會看到他們在開始時就擺明自己的態度:「我之所以來接受心理諮詢是因為我的律師認為這樣做對我的案子有幫助。」或「如果我不來諮詢,我老闆會一直跟在我的屁股後面煩我,所以讓我們趕緊開始趕緊結束吧!」 當我試圖詢問他們自己對物質成癮的行為有什麼看法時,會發現他們通常不認為自己有任何問題需要改變,反而聲稱是他人在大驚小怪,誇大他們行為的嚴重性。 類似的情況也常常會在夫妻或青少年諮詢裡看...

    儘管理論把改變的過程分為五或六個階段,在實際生活中人們並非一定是按照進階的順序一步一步走到完成期(termination)。有時你或許發現自己往前走兩步之後會迅速往後退三步,進入行動期(action)之後又突然回到考慮期(contemplation)。 減肥這個例子在這裡依然好用,相信很多人有過掉了幾斤之後進入瓶頸期甚至體重回升的體驗,然後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應該繼續健身節食。這個反覆的過程會讓人感到非常沮喪失望,甚至對繼續改變失去信心,這就是為什麼擁有一個積極的社會支持系統十分重要,一個朋友或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可以使你妥善地處理困難時氣餒的心情,協助你更好地堅持自己的目標。 (簡單心理微信公眾號:janelee1231)

    【如果沒結果就不值得投入?】情感講師:拾起嘗試的勇氣,每個當下的抉擇都能改變未來的軌跡 「讓我們脆弱的,也讓我們偉大。」精選 4 場「改變人生」的 TED 演講,發現自己意想不到的力量 【因為過度付出,而突然感到職業倦怠?】心理諮詢師:記得給自己「兩樣東西」 (本文經合作夥伴 簡單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用耐心和時間來換取蛻變——改變的五個階段〉。)

  2. 2019年12月9日 ·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恐懼是人們正面臨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擔驚受怕,是一種強烈壓抑的情緒體驗。 恐懼,也就是「害怕」,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我們要知道,恐懼並沒有什麼不好。 很多時候會聽人說:「如果我沒有恐懼就好了。 」甚至有一些話像「你這個膽小鬼」,好像膽小是不好的。 其實,這些都是對「恐懼」這種情緒的誤會或者誤導。 恐懼是有它天生的功能的,如果不懂得恐懼,我們人類可能就少了生存的可能性。 比如我們看到蛇,會恐懼,會害怕,於是會躲開,這樣才能確保生命不受威脅。 比如我們看到爆炸,會恐懼,於是會逃離,如此才能保障我們生存的機會。 所以,對當下發生的威脅如果你不恐懼──比如面對老虎你不恐懼,反而靠近牠,那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3. 2016年11月29日 · 1960年9月4日清晨,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以「涉嫌叛亂」為由,拘捕《自由中國》的發行人雷震、編輯傅正、經理馬之驌,以及離職員工劉子英,也就是著名的 「雷震事件」 。 在雷震的家書中,我們看見他在獄中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絲毫不願意被打擊垮下的堅決和樂觀,也看見他與家人之間的細膩的感情——這樣一位人物著實令人景仰。 (責任編輯:林芮緹) 雷震是上個世紀5、60年代台灣島上爭取民主自由的領軍之人,10年牢獄也沒有令他低頭屈服。 (翻攝自雷震研究中心紀念館) 文/ 傅國湧 (自由撰稿人) 去歲訪台,到過國立政治大學為雷震先生建立的紀念館,門口就有一雷震的銅像,讓我想起適當年的那句話:「雷先生為民主自由而奮鬥,台灣人應該給雷震造個銅像。

  4. 2019年7月30日 · 為了看起來成熟,人們通常只有兩個方法:一,嘴上說沒事,私底下去跟別人抱怨(這會讓別人覺得你很愛抱怨又很負面跟很煩);二,忍到忍無可忍,最後直接爆炸,接著被別人認為你情緒化。 愛抱怨的人跟情緒化的人,都不會被別人認為是成熟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即便你極力忍耐,也無法被別人稱為「成熟」。 而理性跟獨立也是類似的狀況:其實有情緒,但為了看起來理性,所以強忍不快,或是開始說些大道理想說服別人,但內在其實隱藏著很多不滿;想要變得獨立,所以任何事都不假手他人,不允許自己軟弱,而這個反作用力會出現在關係之中——一旦交了男女朋友,就會在情緒方面極度的依賴對方。 不夠了解自己的人,不知道自己怎樣會舒服、怎樣會不舒服,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跟不喜歡什麼,既然什麼都不知道,那又怎麼有辦法照顧好自己?

  5. 2017年1月25日 · 三更半夜能成為中國人指稱深夜的俗語,可以追溯到夜生活豐富的宋朝,當時沒有宵禁、夜生活自由開放。 「三更半夜」一詞就是源於兩位宋太宗時期熱愛深夜聊天的名人, 一個是「陳三更」陳象輿, 一個是「董半夜」董儼。 (責任編輯:蔡沛宇) 如今的「三更半夜」一詞, 是夜已經很深了或者時間已經很晚了的意思。 但在宋代, 「三更半夜」一詞卻是源於兩個人, 一個是「陳三更」陳象輿, 一個是「董半夜」董儼。 他倆都是宋太宗時的大名人。 《宋史•趙昌言傳》: 「四人者(陳象輿、 旦、 董儼、 梁灝)日夕會昌言第。 京師為之語曰: 『陳三更, 董半夜』。

  6. 2019年11月21日 · 2018年,HYUKOH曾受邀來台,於第29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演出,表演引言人陳珊妮是這樣說的: 我做獨立音樂也製作主流唱片,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資深的局外人,但這個角色給我很清晰獨特的視野。金曲獎希望我今天來說說關於流行音樂如何走向未來,我想說的是我們必須不斷的重新定義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