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3月27日 · 在數位工作中,先思考搜尋得到嗎? 再思考這樣分類有必要嗎? 然後讓分類整理愈來愈簡單,這是數位工作的簡明原則。 什麼時候要懸崖勒馬? 簡明,是最好的評估: 簡明原則,也是我為自己或為團隊挑選數位工具時的關鍵評估標準。 後來還有讀者詢問到使用 ifttt 這類自動化工具的問題,理應我會喜歡這類自動化工具,但其實我對 ifttt 反而有所戒心。 這個戒心不是安全或隱私,而是可能大量研究與玩耍其自動化方案後,獲得的效果卻很小 (例如只是讓Facebook訊息會自動進入Evernote),導致花費的時間效益不成正比。 或是獲得的效果不穩定 (例如不時同步失敗),導致還要花更多時間檢查。

  2. 2015年1月9日 · 今天要推薦的這個線上服務、行動 App: 「 HabitRPG 」,就是要讓我們的人生養成計畫真的變成一個角色扮演遊戲 ,透過有趣、明確、獎賞分明的遊戲化機制,激勵我們更有效去管理自己的成長。 2015/3 新增: 值得嘗試! 10 款遊戲化學習 App 讓你更喜歡面對挑戰. 2015/9 新增: 從這款桌遊學會人生的「目標管理」為什麼很重要? 2015/11 新增: 拚命玩遊戲就能學寫程式! CodeCombat 還有中文版. 「HabitRPG」目前已經有簡體中文版本,對於我們來說減少了很大的英文上手障礙,他的基本規則也很簡單,第一次登入後會有中文教學告訴你如何開始自己的人生遊戲設計。 但是,重點就在這個「人生遊戲如何設計? 」之上。

    • 金裕貞1
    • 金裕貞2
    • 金裕貞3
    • 金裕貞4
    • 金裕貞5
  3. 2018年1月24日 · 我們常說:「 我要養成早起習慣 」、「 我要每天走路一萬步 」,對,這是習慣的描述沒錯,但是「閱讀」、「走路」、「健身」、「早起」只是「行動」,我們一直想要找出怎麼達成行動的方法,但可能忘了問:「 為什麼要用這樣的行動? 難道沒有其他行動嗎? 這個行動真的是最有價值的嗎? 我們一般想要養成閱讀習慣,就會很自然把每天閱讀、讀完所有想讀的書當作目標,但是為什麼要每天閱讀? 為什麼要讀完所有的書? 這樣的行動是誰規定的呢? 這時候真正要先突破的,是我想要進行這個行動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真正要的思考的,是我想要達成、變成的那個價值願景是什麼? 或許你真正的目標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工作上有更好的方法與思考」 。 這是你想要達成的價值,那這只能用每天閱讀來達成嗎? 一定要讀完每本書才能達成嗎?

  4. 2014年9月28日 · 一、慢慢來,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會怎麼轉變?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落後,想要讓自己趕上什麼,但要趕上的是什麼呢? 在這個不斷轉變、五花八門的世界中,潮起潮落,如果只是跟著別人推崇的東西來轉變,那麼最終只能陷於隨波逐流,總是在焦慮著還有什麼匱乏,最後反而連自己最真實的擁有也要失去。 慢慢來,當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怎麼轉變時,把自己目前擅長的事情繼續做到最好,那麼人生這個轉盤總會有轉到你的那一刻,就算沒有,讓自己獲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成就感,人生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滿足。 延伸閱讀: 取代? 取捨? 像趨勢新聞一樣思考可能害了工作效率. 二、慢慢來,專心集中在眼前可以做的事情. 從人生的大視野落實到一個一個我們工作上的專案管理,慢慢來也是一句很好的警語。

  5. 2018年10月24日 · 1. 不要趕,保持每天自己的作息儀式. 不一定每個人都要 早起 ,但如果早上起床後只剩下時間洗臉刷牙、快速吃點東西就要衝出門上班,起床後立刻就進入緊張的心情,然後開始迎接上班一整天的混亂與意外,那麼生活也容易總是在亂了節奏的步調中度過。 相對的,如果日常中養成自己一些固定的作息儀式,或許是早上上班前去晨跑一下,或許是中午休息時走路逛公園幾圈,這樣「只屬於我們自己的特別時刻」,可以用來調整日常的節奏。 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在從容的節奏下,去迎接各種會讓人心情緊張的挑戰。 2018 年,我為自己養成了 晨跑的習慣 ,去年開始養成中午去 散步的習慣 ,這些日常的儀式,確實可以幫助我用相對穩定、有自信的心情,帶著相對清晰的頭腦,去迎接接下來日常可能的瘋狂。 2.

  6. 2017年10月22日 · 你不會說「陰屍路」是真實故事,但裡面赤裸裸的人性衝突,卻又比任何新聞媒體還要真實。.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的遊戲心得:「 The Walking Dead 陰屍路遊戲心得,一場正義的思辨之旅 」). 「奇妙人生( Life Is Strange )」這款 2015 年推出的冒險遊戲,同樣 ...

  7. 2016年2月20日 · 簡報筆記法 1:用故事說真話. 「簡報 show and tell 」中用了一個非常簡單卻涵義深遠的架構說明如何做出讓人驚艷的簡報:「說真話,用故事說真話,秀圖片說故事」,而要做出「讓自己驚艷」的筆記,也是同樣道理。 在做簡報時,說真話除了是對聽眾誠實的一種責任外,其實說真話更容易讓聽眾感同身受,並且「真實」是最獨一無二的東西,因為你的真實一定有你自己的獨特性,而這是聽眾最感興趣之處。 寫筆記時也是一樣道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抄筆記,把別人的想法當作筆記的重點,這樣的筆記隔了一段時間再看,一定是索然無味,或是失去了感受和情境而再也看不懂筆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