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所謂自然化的人生訴求,表現在對自然景物的描寫。 綜合神話、傳說中的自然仙境,以達到內在的自我解放。 茲論證如下: 1. 京華游俠窟……未若登蓬萊. →郭璞在詩中自我安慰,認為隱居山林也是安身立命的住所。 出仕並非心之所向。 通過理想與現實的相互對比,突顯作者心中的矛盾,而獲得內在的協調。 2. 青谿千餘仞……風出窗戶裡....

  2. 劉姥姥原是個久居鄉間的村婦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人物曹雪芹何以花費不算短的篇幅來描寫她? 這其中實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有人說︰「劉姥姥亦是此書眼目」 (增評補圖石頭記眉批),是有其道理的。 且說榮府中合算起來,從上至下,也有三百餘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亂麻一般,沒個頭續可做綱領。 正思從那一件事那一個人寫起方妙。...

  3. 陶淵明是東晉最偉大的隱逸派的田園詩人。 中國古代作家能夠在作品中表現出個性的,屈原以後便算是陶潛。 梁、昭明太子特別欣賞他的作品,曾經替他作傳記,序說:「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

  4. 「公案」是人類社會的產物,它反映的是多元、複雜的現實,自封建時代以來,始終存在於人世之中。 一旦有偷竊、搶奪、殺人、強姦等犯罪行為產生,就必須用偵破、審判、刑罰、處決等司法行為來仲裁。 因此,法律和判決的公正與否,都是維繫人性尊嚴與生命財產的關鍵,官吏和升斗小民之間的對應關係,也常受因緣際會而有不同的境遇,自古以來,有關公案的事件不斷上演,史傳記載、口耳相傳或隨筆散記亦斑斑可考。...

  5. 那不只是單純的現實與理想中的交戰,更是一個清明的靈魂在企求著一個世間公道秩序的建立,而不得不去面對的挑戰及困境。 又因為這篇《醉思鄉王粲登樓》,歷來研究學者多認為是鄭光祖夫子自道,劇中加入其一生曲折的仕宦色彩,所以也有一點自傳的性質,因而寫來王粲不得志的直傲性格,也才能入木三分,刻劃入骨。...

  6. 一、現代文學的引渡者. 根據林文寶《台灣文學》中林淑貞對六 年代台灣文學的斷面介紹,《笠》詩社庚續五 年代「藍星詩社」及「創世紀」的力量創刊,與四...

  7. 一、 前言. 第一次認識顧亭林是在中學的課文〈廉恥〉。 此篇雖只是《日知錄》中的一篇短文,但語調鏗鏘有致,論述切中時弊。 他認為明朝的滅亡主要是由於明末大夫的寡廉鮮恥,因此特別強調「行己有恥」的氣節風骨,尤其文中引用孟子的話:「人不可以無恥。 無恥之恥,無恥矣。 」(註一)更不易語譯而令人印象深刻,這也是個人對顧亭林的第一印象。 對於顧亭林的詩,是直到深入清代詩學時才有所瞭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