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醫生: 曾健強醫生. 撰文: 秀清. 再圓滿的規劃,或許也敵不過人生的無數意外。. 今年2月,得悉恩師心臟科名醫潘昭安醫生猝逝,生前的診所正待接手,經引薦與潘太取得聯絡後,自畢業後一直留守公營、當時還在靜待將軍澳醫院心導管室上軌道,暫無私人 ...

  2.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德明醫生指出,透過各項化驗和檢查評估患病期數,可作為治療肺癌的初步基礎,另外必須同時考慮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和其他因素。

  3. 100名成年人當中,約有10至20人會於一生中出現甲狀線結節(俗稱「大頸泡」)。甲狀線結節即甲狀腺內出現腫塊,當中有良性和惡性之分,例如水囊是良性、甲狀腺癌就屬惡性結節。 甲狀腺結節傳統需要開刀切除,留下疤痕。近年引入無須開刀,無需住院的RF射頻燒融技術,聽聽專科醫生的分享 ...

  4. 健康教育講座. 醫緣相聚. 《自信從「齒」開始2》—牙齒微創修復美學. 《句句有骨》— 香港大學骨科專家與你破解37個骨科迷思. 《醫與研》. 《肺癌全攻略》. 《泌尿解碼》. 《說骨療讀》.

  5. 陳鎮中醫生 (內科專科醫生) 查詢及報名: 2385 6928 (辦公時段 : 上午9:00 至 下午1:00 ; 下午2:00 - 下午6:00) 認知障礙症是大腦退化性疾病的統稱,因此患者的病徵亦會受到其腦部受損部位及認知障礙症的種類而有所不同。 患者在記憶、認知、溝通、自我照顧能力等方面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部份更會出現性格轉變、幻覺、抑鬱等情況。 至於認知障礙症分哪幾種? 認知障礙症是怎樣診斷? 認知障礙症有什麼治療方法? 今日《健康動力》請來 陳鎮中醫生 同你解構認知障礙症。 ** 更新票務安排 **. 基於環保理由,由即日起任何人士以網上登記方式報名《健康動力》雜誌的醫學專題講座/活動,將不會收到郵寄門票。

  6. 醫生指,大腸內窺鏡是檢查大腸癌的黃金標準,能直接找出大腸中的瘜肉或腫瘤,準確度極高。 在進行大腸鏡時,又能同時抽取活組織作化驗,也可拔除瘜肉,故50歲以上人士應進行至少一次腸鏡,及早發現腸癌。 不過,對於年事已高或腸道較弱的人士,大腸鏡檢查仍是有一定的風險,宜先跟醫生商量。 註冊營養師陳勁芝. 從注意飲食著手. 大腸癌的成因其實與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有關。 因為大部分都市人的飲食營養不均,多肉少菜的餐單令人吸收過多脂肪,缺乏纖維質,增加患上大腸癌的機會。 註冊營養師陳勁芝 提醒,要降低患大腸癌的風險,就要保持理想體重、避免中央肥胖、注意進食紅肉分量、儘量少吃加工肉類,以及控制酒精攝取量。 少紅肉 戒加工肉. 陳勁芝指出,注意體重標準,並避免成為中央肥胖之族都非常重要。

  7. www.healthaction.com.hk › html › taxonomy耳鼻喉 | 健康動力

    2016年5月28日 · 陳熠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耳鼻喉科中心主任) 及 王姿華女士 (香港浸信會醫院耳鼻喉科中心聽力學家) 查詢及報名: 2385 6928 (辦公時段 : 上午9:00 至 下午1:00 ; 下午2:00 - 下午6:0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