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这项研究解决了实现高性能二维晶体管的多个重要挑战,是二维电子器件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对标业界IRDS所预测的硅基器件发展路线图,弹道二维硒化铟晶体管打破了四个硅基“终极红墙”。 第一,二维硒化铟晶体管沟长缩小到10纳米,超越硅基极限12纳米,同时可保持理想的亚阈值摆幅75毫伏量程,器件关态特性超过英特尔商用10纳米节点的硅基最优FinFET晶体管。 第二,工作电压可缩小到0.5伏,超越2031年预计的硅基极限0.6伏。 第三,门延时缩减到0.32皮秒,相当于4倍优势于硅基极限(1.26皮秒)。 第四,功耗延迟积比硅基极限低一个量级。 这意味着未来利用硒化铟晶体管构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比硅基电路在低数倍功耗的条件下具备更高的性能和处理速度,有望实现兼具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芯片。

  2. 2017年4月21日 · 诺奖得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就几乎为了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搭上一条命”。. 他与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因于1982年共同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并证实它是造成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因而为人们所熟知,二人 ...

  3. 2018年9月4日 · 技术创新领跑全球. 2013年6月,由10名中科院院士组成的鉴定组来到位于成都的新力光源,对全新交流LED技术进行了鉴定。 鉴定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在稀土发光材料和全球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原创性稀土发光材料有效解决了国际一直未能攻破的交流LED照明设备的频闪问题,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的技术产品电路简单、成本低、散热好、能效高,可提高寿命1倍以上,能耗和成本分别降低15%和20%以上。 ”对于这项独创技术,李成宇的自信溢于言表。 在人们最关注的节能降耗方面,这项新技术的表现十分抢眼:它比一般节能灯节电50%,能耗只有传统白炽灯的1/8~1/10。

  4.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 10月13日,刊发在美国《科学》《科学进展》和《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21篇论文公布并阐释了迄今最全的人类大脑细胞图谱。 查看详情>> 人工智能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 1月26日,美国Salesforce Research等机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创建了一个能够从头开始生成人造酶的人工智能系统。 查看详情>> 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

  5. 中国科学报社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报纸,旗下有《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等多种刊物。本网站介绍了报社的现任领导、历史沿革、组织架构、发展理念等内容,同时提供了科学网的博客、论坛、视频等资源,为科技工作者和公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6. 科学新闻-以中国人命名的现代科技成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8 0:47:16. 以中国人命名的现代科技成果. 现代科学技术史上,我国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发明和创造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许多被国际权威机构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科技成果却鲜为人知。 现选辑部分内容,一起去了解这些载入史册的科学成就。 【候氏制碱法】化学家候德榜提出的联合制碱法,在国际上被命名为“候氏制碱法”。 【熊氏无穷级】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在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熊氏无穷级”。 另外,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熊氏型函数”。 【王氏大麦】生物学家、教育家王绶在大麦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王氏大麦”。

  7. 刘海洋 2020年9月,第二十四届“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名单公布,刘海洋赫然在列。进入大唐环境后,刘海洋和团队向高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