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3月23日 · 《 時間的女兒 》一詞來自英語古諺,故事由鐵伊作品中的系列主角,蘇格蘭場警探艾倫‧葛蘭特(Alan Grant)因公住院而百般無聊開始。 他的朋友為了排解他的無聊,於是送上多位歷史人物的畫像,讓善於判讀面像的艾倫稍解無聊,然而,艾倫的目光最後卻停在一張本應是無心插柳放入的畫像──英王理查三世。 英王理查三世是位在英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劊子手,所有英國人都知道他為了奪取王位,殺了他的兩個姪兒,但艾倫看了畫像後卻覺不然,因此他開始展開研究,想了解真相為何。 從推理小說的角度來看,本書自然是相當出色。 推理小說不外提出謎團與解謎,傳統的推理小說模式大多是將劇中角色與讀者,丟入作者設計的犯罪現場,再一點一點的將線索透露給讀者,最後角色與讀者皆能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圖像。

  2. 2019年11月6日 · 一輩子只送某個人一次. 因為職業特別,所以大師兄會在PTT回覆一些談及身後情事的網友留言,慢慢開始寫文、變成PTT「媽佛版」的熱門文章──這個版原來的焦點文章主要是神神鬼鬼的奇譚,但大師兄的工作離死亡雖近,卻不是讓人發毛的鬼故事。 「有時候值班,看到自動門雖然沒有人、但自己在那裡開開關關;」大師兄笑笑,「別人問我會不會害怕? 我是覺得沒什好怕的,所以我寫的東西鬼故事的點不夠啦,版主常會說要把我退版。 出門接往生者前向「小老闆」──也就是地藏菩薩──拜一拜、接體回來把往生者放下前說一聲「請下車」,從事想像中充滿禁忌的工作,大師兄日常稱得上會注意的其實只有這兩項。

  3. 2018年5月8日 · 最新文章. Readmoo編輯團隊. 閱讀最前線編輯群。 文╱趙南柱;譯╱尹嘉玄. 登山社裡的男同學將女同學視如珍寶,總是以鮮花或萬綠叢中一點紅來形容,宛如服侍公主般悉心呵護,不准她們提重物,午餐、聚會續攤的場所也交由女同學決定,舉辦社團郊遊時儘管只有一名女同學,也會把最大最好的房間讓給那名女同學,然後再自誇說,社團得以順利運作,都是因為有他們這些穩重、力氣大、可以一起自在相處的男生。 社長、副社長、總務都是男生,經常和女子大學合辦活動,後來金智英才得知,原來社團內還有男同學專屬的畢業派對。 車勝蓮經常表示女生不需要特別待遇,希望大家可以一樣叫女同學幫忙做事,一樣給予機會,不要只叫女生決定午餐吃什麼,而是讓女生也可以當當看社長。

    • 從外部觀望日本
    • 警察小說的創作麻煩
    • 作家之外的閱讀興趣
    • 我就是要推理啦!

    陳蕙慧提到佐佐木讓的作品有從外部觀望日本本土的距離感,這一點可能與作者本身是北海道出身有關,但他表示自己並沒有特別意識到。對他來說,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端、最晚開發的一個島嶼,也許下意識讓他培養出隔著一個距離觀望日本本土的習慣。他提到在日本也常有人說他的作品是從自身出發,像《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便隱藏著父親家族的故事。 另外,以《在廢墟中乞求》做為陳蕙慧閱讀佐佐木讓作品的起點,並自此成為粉絲的理由,是他作品中濃厚的悲憫之心,以及優美的文字、高超的敘事功力,所交織呈現的文學性、社會關懷,這些特質深深地打動了她。這一點大大有別於一般警察小說特有的冷硬、陽剛,她開玩笑地問道,這是否是書寫時刻意意識女性讀者而營造的氛圍? 佐佐木讓回答,他在創作過程中並沒有去設想讀者的性別,但是會特別在意編輯的想法。...

    警察小說需要大量取材的類型,佐佐木讓談到自己很幸運,能夠認識一些知無不言的退休警界人士,而且人數不斷增加中,使他能將實際情況寫在作品裡。他常常提到第一線工作的人們,和龐大的組織對抗這樣的構圖,也曾經透過作品裡的角色講過這樣一句話:「不管這個組織多麼腐敗,請堅持住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上持續前進。」這是他的作品想要傳達的訊息。 佐佐木讓也說到寫作警察小說時,最困難的就是寫出法律的界線,以及主角在最逼近法律邊緣時會產生的行動。他藉由這些事情凸顯警察的孤獨感,像是《制服搜查》中,川久保篤用自己的方式制裁了嫌疑犯,因為在那個狀態下法律已經不適用。他寫出警察的內心糾葛,警察仍舊是個人,拋開警察身分,還是會回歸人的本性反應。他也透露自己有在和編輯討論,之後會繼續寫川保久篤的故事。

    訪問的最後,陳蕙慧詢問了隨行的編輯高澤先生和佐佐木讓相處的感想,聽聞編輯要說關於自己的事情,佐佐木讓便害羞地說要先行離席,讓編輯能夠暢所欲言。編輯聊到他是一個人如其書的作者,不喜歡扭曲的事,遇到荒唐與不合理的事情會非常生氣,但平常很溫和。編輯比較印象深刻的事,是在構思《警官的血》時,因為雙方都有各種不同的意見,但當編輯提出將警察小說與大河小說這兩個元素合在一起時,佐佐木讓爽快回應:「那就這樣寫吧!」讓他感受到故事成形的瞬間。 最後談到平常的閱讀習慣以及興趣,佐佐木讓年輕的時候曾經讀過杜斯妥也夫斯基,現在會讀美國的推理或是一般的小說,像是約翰‧厄文的作品;興趣則是戲劇,平常會提供一些原作給劇團當作腳本,在十二月也會有公演,劇團的團名是「グループ 虎」(虎團),因為自己和劇團的朋友都是肖虎,作品...

  4. 2016年12月19日 · 最新文章. Readmoo編輯團隊. 閱讀最前線編輯群。 文/徐廷珉. IS一度與蓋達組織掛勾,也曾更名為「伊拉克蓋達組織」(al-Qaedain Iraq, AQI),但IS草創期的指揮團隊與蓋達組織之間,在戰略面上長期未能達成共識。 若要了解這兩大組織之間的差異,必須針對阿布.穆薩布.扎卡維(1966-2006)創立IS的過程,以及其他IS主要人物和蓋達組織的關係進行歷史考證。 IS最頂尖的思想家暨草創期領袖──阿布.穆薩布.扎卡維,其世界觀比賓拉登更具排他性;他對伊斯蘭教的詮釋,也對今日IS的理念與鬥爭方法,具有更直接的影響,且持續至今。

  5. 2018年1月5日 · 《 13.67 》是香港作家陳浩基的推理作品,由六篇中短篇故事構成, 獨立閱讀沒有問題,連起來讀則有長篇的趣味 ──因為六個故事有相同的主要角色,而且故事的時空背景由第一篇的2013年逐篇回溯,最後一篇發生在1967年,依次由倒推的時序讀來,不但能夠了解主角關振鐸某些個性特色的成因,也能一窺香港在英國政府及中共領導下的部分變化。 讀第一篇〈黑與白之間的真實〉時,其實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陳浩基在〈作者後記〉裡提及,這篇作品本來是為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內部短篇比賽寫的。 該次比賽的題目是「安樂椅神探」,這是個古典推理中的設定,表示神探角色因故沒有實地參與現場偵查的工作,而是相關角色將所有資訊備齊、但無法看出真相後,神探才以縝密的思考破解謎團,指出線索之間串接的方式,揭露謎底。

  6. 2018年9月6日 · 文/大衛.德斯諾(David DeSteno). 自豪和感激、同理這兩種情緒一樣,可以改變大腦的計算模式,幫助我們在面對挑戰時提升自制力—自豪促使我們面對難關時堅持不懈,同時學習一些長期對我們有幫助的技能。. 在這種情況下,擁有自制力就等於不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