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0日 · 2023 三步驟建立第二大腦,強化大腦記憶,不會拚命寫卻記不住. 平靜穩定的思考,看似平凡,但是面對複雜的焦慮時,能夠安心下來好好想一想,卻正是我們最需要的。 解決規劃任務還是停滯不前的防彈筆記新策略:記錄驅動目標法則. 寫筆記,留下印記,刺激思考. 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僅創造了記錄,更在大腦中強化了目標與問題意識。 我的回答是,要先寫下沒有創意的想法與問題。 不要這樣列寫作計畫,幫你不拖延完成論文、書籍與部落格創作. 寫筆記,創造解釋,重新思考. 這時候,寫筆記從被動的整理外在資料,變成其實是主動的在建立我們自己的認知世界了。 這是寫筆記真正的創造性。 2023 試試看開始這樣寫防彈日記,小改變讓你的日記聚焦出目標. 這是筆記的積極意義,也是筆記不只是整理,更應該聚焦在撰寫的原因。

  2. 2011年10月25日 · 之前我曾經在「 在網路上沉迷於閱讀的一天,我對網路閱讀的心得與方法分享 」、「 6步驟解決累積了一週沒看的1000+ Google Reader 教學 」兩篇討論文章裡,都提到了「 稍後閱讀 」這個工具、觀念與方法對於數位資訊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從字面上簡單去理解,那麼稍後閱讀就是說把目前看到的資訊運用某個方法先儲存起來,等到之後再去閱讀;會需要這麼做,有可能是當下的資訊太多,於是選擇把重點先存下來,或是把看不完的做個書籤,讓現在消化不了的東西,以後有時間時可以再反芻。 但是,如果你把「稍後閱讀」這件事情解釋得太廣泛,會導致「好像什麼資訊都可以稍後閱讀」,於是等到你發現自己儲存一大堆Read it later後,結果就是看著另外一個無能為力的資料庫,最後放棄閱讀。

  3. 2024年3月9日 · Arc 瀏覽器是近年來獲得很多推薦的新興瀏覽器軟體 ,我身邊就有許多朋友邀請我去試試看 Arc ,不過之前 Arc 只有 Mac 版本,而近幾年我都沒有使用 Mac 。 所以一直到最近(2024年初)推出 Arc Windows 測試版後,我才開始試試看,並且確實很喜歡他改造過的瀏覽體驗。 今天這篇心得文章,就要分享 Arc 核心瀏覽介面如何改造我們的上網工作流程 。 也歡迎收看影片解說 Arc 瀏覽器特色的版本: Arc 瀏覽器 windows 版測試心得,用四大介面改造升級專注工作流. Watch on.

  4. 2017年5月23日 · 1. 編輯者在修改文件時,主動開啟「追蹤修訂」 在 Word 文件中,我們可以進入〔 校閱 〕分頁,點擊開啟〔 追蹤修訂 〕功能。 當你要改別人的一份文件,但又不希望直接覆蓋他的原稿。 或者你正在調整自己的文章,想要同時保留原稿與修改搞來比對,都可以開啟這個〔追蹤修訂〕。 2. 用不同顏色標註各種文章修改. 啟用〔追蹤修訂〕後,我們就像正常編輯文件一樣,開始刪除、新增、移動文章的內容,但這時候會出現 各種顏色的標註 ,註記著我們改動了哪些地方,以及這些地方的原文是怎麼樣的。 這就是〔追蹤修訂〕的效果,可以追蹤每一個地方的文件改動,並且保留原稿,不會直接修改。 而如果想要像原本一樣直接修改文件,只要取消〔追蹤修訂〕即可,不過之前在〔追蹤修訂〕模式下新增的修改標記,都還會繼續保留。 3.

  5. 2014年3月15日 · 這是我的方法,在這個方法上我可以獲得最大的工作效率。 於是我自己選擇像是 Evernote、 Google 相簿、 Dropbox 這些「工具」來加入我的流程。 如果有一天這些工具不能用了呢? 那就換個工具吧! 因為在這個雲端的流程裡,資料反而更容易轉移,即使像是 Evernote 都一樣有儲存完整筆記在本機、可以轉 HTML,而且如果有天有更好的筆記服務出現,那這個筆記服務多半會推出「把 Evernote 筆記轉入 XXX 」的功能幫我們移轉。

  6. 2020年5月21日 · 我們要如何拆解有價值、做得到的行動? 以及實踐方法論之前,那些阻礙我們的時間難題、人性難題如何解決? 今年的新書《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為什麼列出待辦清單更拖延? 幫你克服拖延、養成習慣、達成目標! 》,就是補上這套方法論的內在,他將不會涉及任何特定的數位工具(事實上這次完全沒有談到數位工具的部分),但卻會解答更多你對時間管理可能依然疑惑未解的問題。 真實的反思: 我期待《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這本書,對你來說會是個一步一步破除盲點、顛覆思考、重新建立心態的過程。 他依然像我其他的書籍一樣, 很強調「可操作的方法步驟」,但這一次不是工具上的操作,而是我們腦中思考、心中感覺的「拆解建構步驟」。 這本書是我實踐了十幾年各式各樣的時間管理技巧後,反思自己當時是如何做到? 又如何做不到?

  7. 2015年6月23日 · 跟過去的自己取經:用第二大腦高效率思考的系統方法. 作者: Esor Huang 6月 23, 2015. 在今年好幾場關於 Evernote、 防彈筆記 或數位資料整理術的 講座課程 中,我很喜歡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建構第二大腦 」的重要性,這個例子是「藥命效應」這部電影裡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