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9日 · 發布時間: 2024/02/09 08:00. 分享:. 不信「錢財身外物」,我才尋回銀包⋯ 3個「逆境翻身」故事背後的理財啟示. 農曆新年將至,華人社會有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天我們不如就談一談「改變」。. 理財教育篇幅開始前,想先與大家分享三則小故事,看大家 ...

  2. 2020年2月11日 · 今期將續談兩者在供款擁有權及提取權益方面的不同之處。 離職時可拿走整筆累算權益? 公積金計劃通常設有「歸屬比例」條款,說明僱員須在該公司工作滿若干年後,於離職時按服務年期計算可取得的僱主供款,比例由僱主訂定。 例如工作少於3年就得不到任何僱主部分的供款;滿3年可得到30%,滿4年可獲40%,如此類推。 在強積金計劃下,無論工作年期的長短,僱主和僱員的強制性供款在交到受託人後便即時全數歸僱員所有。 何時可提取? 一般情況下,打工仔要等到65歲才可提取強積金累算權益。 如僱員選擇參加公積金計劃,離職時按照「歸屬比例」計算所得利益後,公積金計劃的受託人會把利益總額中的「最低強積金利益」,轉移至僱員指明的強積金帳戶,剩餘的部分才可提取。

  3. 2023年2月6日 · Steve Adcock 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在30多歲就與妻子一起退休。 他並不是生在富裕的家庭,退休前他是一名軟件開發者,跟大多數人一樣過著朝9晚5的打工生活,但他通過自己節儉的好習慣、沒有遵守傳統的創新思維和明智的投資,實現財富自由。 他還説道,他打破了以下6條「社會規則」,幫助他儲到100萬美元净資產。 要打破的「社會規則」1:不要自私. 他認為︰生活某些方面可以自私. 他認為在生活中某些方面應該要自私,例如對自己的健康,要將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這樣才能更好回饋社會。 其次要學會拒絕。 例如,他是一名内向的人,在他需要自己時間的時候,他會拒絕社交邀請或出席某些會議,將足夠時間留給自己。 同時,在他沒有空閑時間的時候,他會拒絕接聽電話。

  4. 2020年6月5日 · 全球最大網絡電視Netflix於1997年由馬克倫道夫(Marc Randolph)和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一同創辦,現已離開Netflix、擔任企業顧問的馬克倫道夫分享當年他父親傳給他的8大成功守則,並表示將傳授給自己孩子。 61歲的倫道夫在Linkedin分享,當年他21歲剛畢業、踏進社會工作時,父親給了一張手寫的清單,紙上寫有8個成功守則,倫道夫將此傳授給他的孩子,又將這張清單「正本」置於浴室的鏡子旁。 馬克倫道夫在Linkedin分享他父親寫給他的「成功要訣」 8個成功守則. 1. 比要求的至少多做10%; 2. 永不對不了解的事情發表意見,注意個人紀律; 3. 始終保持禮貌和細心. 4. 别挑毛病、別抱怨,保持建設性、批判性. 5.

  5. 2020年2月28日 · 今年最矚目措施係向18歲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派現金1萬,涉及710億,今次財爺講到明會參考2011年派6,000蚊計劃嘅方法,即係唔似2018年派4,000蚊咁複雜喇,即係應該好快派到市民手上。 【財政預算案2020】派錢1萬蚊 即睇預算案派糖懶人包. 不過企喺公共財政角度,社會經濟差、財政赤字,政府更應該拎錢再投資,創造更多就業職位,谷起經濟,全民派現金往往唔係首選,而且710億唔係一個細數目,係可以幫政府開展好多項目,積就認為政府今次派錢明顯係想平息民憤,因為港府係處理反修例風波同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備受批評。 但積相信好多人會接受派1萬蚊,因為派錢係比較實際。 政府有咩方法開源? 社會另外一個關注點係赤字會唔會持續落去,財爺已警告經營帳目會連續5年錄得赤字,當中係未計未來嘅一次性派糖措施。

  6. 2024年3月20日 · 收息攻略. 發布時間: 2024/03/20 15:13. 最後更新: 2024/03/22 15:24. 分享: 12個月澳元定存高達4.5厘,6個月見4.6厘,較大部分港元定存更高息,甚至追貼美元存息。 踏入2024年,美國減息已箭在弦上,過去兩年美元獨強的局面將有所改變。 若有各種不同原因要買入外幣,無論是實際需要或投資理財的用途,都可留意外幣定期存款。 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日圓短線竟不升反跌? 日圓6.9厘短期存款今個月到期,趁旅遊旺季換滙前,先做1星期6.9厘幫補旅費。 由於港元定存近月下跌,部分外幣的定期存款年利率,甚至比港元更高,例如澳元12個月有4.5厘,相比之下港元12個月最高年利率僅為4.2厘。

  7. 2023年12月21日 · 你多多少少總會存過私房錢,對吧? 人們向伴侶隱瞞財務的情況並不少見——但隱瞞52萬美元(約406萬元),那可是相當少見。 據CNBC,一次偶然的機會,妻子Cassandr得知丈夫Aldo向自己隱瞞了52萬美元的巨額債務,其中有近三分之一還是信用卡與個貸。 Aldo表示,他只是想讓妻子免受財務壓力。 而妻子沒有參與到財務規劃中,卻使得情況越來越糟,最後傷害了整個家庭。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如果你也在處理伴侶財務問題上有過迷茫,文末有3條建議也許值得你參考。 過度超前消費「富人」變「負人」 實際上,這對夫婦的收入並不算少,甚至可以説是殷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