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9日 · 認購期權長倉(Long Call): 即投資者買入了認購期權,希望其相關資產的價格上升並從中獲利,最差的情況是虧蝕全部期權金。 當相關資產價格高於行使價時,該期權開始有價值,而隨着相關資產價格的不斷提升,該期權的價值亦不斷上升。 其潛在的盈利是無限的,因為理論上相關資產的價格可以無限制地上升。 認購期權短倉(Short Call): 即投資者賣出了認購期權,希望其相關資產的價格在到期日時不會處於行使價之上。 作為期權賣方,投資者收取了固定的期權金作為回報,認購期權短倉的最大盈利是全部的期權金,當相關資產的價格高於行使價時,短倉的投資者便開始虧蝕,其潛在的虧損有可能是無限的,因為理論上相關資產的價格可以無限制地上升。 【投資期權誤以為虧損560萬 美國20歲大學生自殺亡: 按此 】

  2. 2024年4月15日 ·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重要一環,涉數十年投資,基金長期表現自然是關鍵。 本文羅列「 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 」20隻強積金基金近1年、3年、5年和10年的回報。 就以最新的2024年3月數據作分析,研究若使用滙豐,哪些基金可以取得較佳回報。 2024年第一季表現重點如下: 兩者美股基金近1年回報強勁,大賺逾26%,智優逸美股指數長線跑贏同行; 兩者歐股基金近1年回報亦不俗,賺逾11%,智優逸歐股指數長線處於行內前列; 環球股票基金長線處於行內前列; 「懶人基金」表現排名長期較佳。 數據來源: 積金評級. 滙豐強積金智選回報表現 . 點擊圖片放大. 要留意的是本文引用的回報率僅為歷史數據,不代表、不保證未來表現,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皆為每年平均回報率。 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

  3. 2018年10月26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18/10/26 18:42. 最後更新: 2018/11/20 17:24. 分享: 有買股票嘅人,今年應該被港股市場chok到無晒心機,最近連美股都瀉埋一份,係要問返句「哪裡會是個投資天堂? 」! 但唔好以為無買股票就唔關你事,事關每個人出來工作點都要供返份MPF,如果你揀咗「股票基金」或「混合資產基金」,其實都有股票成份。 如果自己唔去了解揀咗啲咩,其實好弊,乜都唔識,亂咁來只會更加危險。 入職填表亂咁揀.

  4. 2020年10月22日 ·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美國亦推出類似的紓困措施,容許打工仔因財困而從退休金帳戶中提取資金,或是進行貸款,實行的成效是怎樣? 【提早提取強積金應急? 許正宇:強積金應滾存至退休! : 按此 】 美退休金設提取機制 疫情下提款免罰款. 在現時強積金制度下,有嚴格提取限制,只有在提早退休、永久離港及死亡等原因才容許打工仔於65歲前提取資金。 相反,美國私人企業的僱主及僱員自願供款的退休儲蓄計劃401(k),設有「Hardship Withdrawal」制度,容許打工仔在59.5歲之前,因繳付醫療費用、教育開支及置業等原因,申請提早提取退休金。 不過,提取退休金時,打工仔需繳付相當於提取金額10%的罰款,更需支付稅款。

  5. 2018年12月24日 · 懶人基金又稱作「預設投資策略」(即Default Investment Strategy,下稱「懶人基金」),是一個隨年齡自動降低風險的機制,換句話說:就是「後生高風險,年老低風險」。 「懶人基金」主要為沒有時間研究投資的成員而設,目標是毋需成員主動管理也可以讓即將退休人士降低風險,並期望可以在長期取得相對合理的回報。 這個策略分別由兩隻基金組成,成員可以直接選擇「懶人基金」,或者可以個別選擇這兩隻基金: 「核心累積基金」 - 約60%投資高風險資產(股票),約40%投資低風險資產(債券) 「65歲後基金」 - 約20%投資高風險資產(股票),約80%投資低風險的資產(債券) 如果直接選擇「懶人基金」,供款將會按以下條件作分配: 1. 成員在50歲前:100%的供款會存放在「核心累積基金」

  6. 2020年8月14日 · 現實版大富翁. 我先用一個簡單的世界做比喻──紙版遊戲「大富翁」。 在這個金錢遊戲的世界裡,金錢規則已經預先定好,每位參加者在遊戲開始時將獲派固定的一筆錢,然後每次經過起點時就得到固定收入,而每一幅地收多少租都清楚預先制定好,即是規則已經被「制定者」預先制定好。 若果規則會在中途改變,財富轉移的情況就會發生,例如每次經過起點時收取的現金數目減半,又或所有租金一律上升一倍,都會對所有玩家在財富上產生影響。 現實世界就像大富翁. 改變規則. 假設現在有一班人正在玩「大富翁」,在遊戲玩到一半的時候,他們「一致」決定從下一圈開始,租金一律升一倍,這意味著財富從現金持有者流進了土地持有人的手中! 以及財富從劣質土地持有人流進優質土地持有人的手中!

  7. 2020年2月11日 · 公積金計劃通常設有「歸屬比例」條款,說明僱員須在該公司工作滿若干年後,於離職時按服務年期計算可取得的僱主供款,比例由僱主訂定。 例如工作少於3年就得不到任何僱主部分的供款;滿3年可得到30%,滿4年可獲40%,如此類推。 在強積金計劃下,無論工作年期的長短,僱主和僱員的強制性供款在交到受託人後便即時全數歸僱員所有。 何時可提取? 一般情況下,打工仔要等到65歲才可提取強積金累算權益。 如僱員選擇參加公積金計劃,離職時按照「歸屬比例」計算所得利益後,公積金計劃的受託人會把利益總額中的「最低強積金利益」,轉移至僱員指明的強積金帳戶,剩餘的部分才可提取。 由於強積金是退休儲蓄的一部分,因此,保存在強積金帳戶的「最低強積金利益」,也須待65歲或在法例訂明的情況下才可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