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撰文: 葉雨. 發布時間: 2024/04/29 13:30. 分享: 富豪留下神秘遺囑 100年後子孫才能領遺產 2萬件古錢幣 如今價值5.6億元. 有錢人寫平安紙分配財產,若子女尚年幼,可能會指定其成年後才可繼承。 不過,有些繼承人等待的時間尤其長:有富豪訂立「神秘遺囑」,規定100年後子孫才能領取遺產。 彭博報道,丹麥富豪Lars Emil Bruun的後代在等待一個世紀後,終於能繼承祖先收藏的2萬件古錢幣、將其拍賣獲利,這些藏品現在估值超過5.6億港元。 富商收藏大量稀有古錢幣.

  2. 2024年4月1日 · 2023年,在美國生活一年的開銷已經不到投資額的2%,毅然辭職。 「我不需要再擔心薪水的問題,因此我可以做最熱衷的事。 我花時間建立我的初創公司ThirdEar AI,這是一個無需提示便可提供即時幫助和建議的AI。 以下是他成功的方法。 財富自由5大關鍵. 1. 避免借學貸. 2. 年輕時積極參與股票投資. 3. 首先在昂貴的城市工作,但不要定居其中. 4. 學會協商薪酬. 5. 尋找志同道合的伴侶. 財富自由關鍵(一):杜絕學生貸款. 學生貸款往往耗盡打工仔前半生的財富,Daniel George卻善用制度,加上個人智慧同努力,獲得高等學歷的同時完美迴避了學貸這個「財富黑洞」。

  3. 2021年4月16日 · 美國史上最大宗龐氏騙局主腦前納斯達克交易所主席馬多夫本周三14日在獄中病逝其最着名的事跡是在1970年代年設下世紀龐氏騙局詐騙金額高達650多億美元約5048.8億港元),並於金融海嘯時騙局才被揭發其後被重囚入獄150年。 【提防涉高回報基金保險投資計劃 免墜投資騙局: 按此 】 何謂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是一種非法傳銷方式,以虛假的投資項目作招徠,把後來投資者的資金,支付給前期投資者作利潤,以營造高利潤回報的假象,以誘使更多投資者入局。 一旦新投資無以為繼,整個方案便會開始崩潰而敗露。

  4. 2020年6月5日 · 61歲的倫道夫在Linkedin分享,當年他21歲剛畢業、踏進社會工作時,父親給了一張手寫的清單,紙上寫有8個成功守則,倫道夫將此傳授給他的孩子,又將這張清單「正本」置於浴室的鏡子旁。 馬克倫道夫在Linkedin分享他父親寫給他的「成功要訣」 8個成功守則. 1. 比要求的至少多做10%; 2. 永不對不了解的事情發表意見,注意個人紀律; 3. 始終保持禮貌和細心. 4. 别挑毛病、別抱怨,保持建設性、批判性. 5. 當您掌握做出決定的事實時,不要害怕作決定. 6. 盡可能量化. 7. 思想保持開明,同時要持懷疑態度. 8. 要迅速. 向聰明的人學習. 然而,這8個守則沒有令他一夜成名。

  5. 你有沒有想過每天努力工作,其實最終就是為了能夠給予家人安穩的生活,可以與家人享受人生。 不過,當你勞碌一生達到目標的時候,你可能發覺時間或許沒有等你,最後後悔不已──後悔自己太遲達到財務上的自由、後悔過去的決定引致今天的自己忙忙碌碌,卻不知道是甚麼一回事。 這次的主角施傅,是一位曾經欠債80萬,在跌跌碰碰中成長,終在38歲達到財務自由,回流加拿大與家人享受生活的人。 回顧過去30多年,施傅總結了在投資理財路上令他後悔的8件事,我們看看他的經歷,從中學習。 【要做小富婆揮手區 戒甩「好有同感」的消費習慣 : 按此 】 呢8件事或許你我也有共鳴 . 點擊圖片放大. +6. +5. 1) 婚禮支出太多. 雖然只結了一次婚,施傅卻擺了兩場婚禮。

  6. 2023年12月26日 · Liliane Bettencourt曾被福布斯評選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女人,作為歐萊雅集團的女繼承人及最大股東,凈資產達到395億美元。 2007年,Liliane的女兒Françoise起訴母親身邊的「密友」、攝影師Banier乘虛而入,20年間騙走了老年癡呆的母親將近幾十億美元的財產。 Liliane與Banier相識在一次攝影任務中,相差25歲,兩人關係卻迅速升溫。 Banier的才華與巧言令色讓Liliane癡迷,她在信件中寫道:「和你在一起,我就像一個母親、一個情人,所有的感覺都在我身上遊走,令我震顫。 」20多年來,Liliane資助Banier數億美元財產,而她的原配丈夫只能默默承受。

  7. 2024年2月12日 · 《允許自己變有錢》一書告訴你,你無法過理想的生活,可能和你的焦慮、恐懼、羞愧、創傷或源自童年與家庭的金錢經歷有關,這些「金錢創傷」阻礙你自己變得更有錢。 金錢是自我價值的訓練場. 此書的作者是美國一名「財務治療師」Bari Tessler,沒錯,財務也需要治療。 1998年當他取得身體心理學碩士學位時,許多人以為治療工作該集中在身體、性、食物、悲傷和死亡等主暊,不過他選擇「把我們與金錢的關係當作通往自我意識的門戶,以及同情、自信和自我價值的訓練場」 他指出,大多數人在兒童和青年時期,從未接受過必要的財務教育。 錢似乎只會引來爭吵,種種的童年故事,令大家對錢感到困惑、羞愧,對金錢事務保持沉默。 大家不知道如何與金錢建立關係,不了解在日常與金錢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