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28日 · 投資組合前沿也稱為有效前沿(Efficient Frontier),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中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一組使每個標準差(風險)水平的預期收益最大化的投資組合。 點擊圖片放大. 由上圖可見,曲線的上部是「有效邊界」,即A點的上面, 它是在特定標準差水平下最大化預期回報的風險資產的組合。 因此,曲線這一部分上的任何投資組合都可以在特定的風險水平下提供最佳的預期回報。 而A點的位置是最小方差的投資組合,也就是最小化風險的風險資產組合。 圖中的點B是最優市場投資組合,其中至少包含一種無風險資產,它由與有效邊界相切的線表示,也稱為資本配置線(CAL)。 綜上所述,理性的風險厭惡投資者應該持有落在有效邊界上的投資組合,因為它們能在特定的風險水平下,獲得盡可能高的預期回報。

  2. 2021年3月2日 · 網民「革爾」自稱為「公屋仔」,最近他在討論區發帖,指現已累積逾1,000萬元財富,並以25歲之齡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他是如何做得到? 【27歲提早退休 每月被動收入高達12萬港元有何秘訣? : 按此 】 2年前看準Tesla與加密貨幣潛力. 網民「革爾」不時在網上討論區分享個人投資經歷,最近他以「公屋窮L 25歲財務自由 你問我答」為題,細數自己財務自由之路。 他回憶指大學畢業時,目標是30歲前可以賺到1,000萬元,實現財務自由,當時他還覺得是不可能任務,但怎料疫情再加上美國聯儲局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他能提早達成目標。 「革爾」在中六畢業的暑假第一次買股票,當時用暑期工所獲的薪金買港股,跟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策略「賺到少少」。

  3. 2023年11月10日 · 上表可見,滙豐及恒生的「智優逸北美股票追蹤指數基金」10年回報並列第一,其實它們也就是同一隻基金,分列在滙豐及恒生的MPF計劃之下。 該基金以緊貼富時MPF 北美(對沖)指數為目標,這是一隻擁有逾600隻美加股票(大部分是美國股票)的指數,權重最高是科技股,佔指數逾3成。 滙豐及恒生另有一隻「北美股票基金」上榜,它雖然是主動管理的基金,不像「智優逸北美股票追蹤指數基金」是被動式基金,但十大持倉其實相類似,都是以蘋果(美︰AAPL)、微軟(美︰MSFT)、輝達(美︰NVDA)、亞馬遜(美︰AMZN)為主,但「智優逸北美股票追蹤指數基金」的基金開支比率在上述排名前列的基金中最低,只有0.7%,可見收費與開支的差距,在長遠而言會有具影響力的作用。 相關文章︰ MPF中港股票攻略 1年升24%!

  4. 2021年4月26日 · 在1980年代初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成為世界上其中一位著名的投資者,其管理的基金Fidelity Magellan在1977年至1990年間,每年產生約29%的回報,為投資者創造豐厚的收益。 不過,他最有名的是其經典著作,包括《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及《戰勝華爾街》等,為投資者帶來無數的投資智慧,以下將其觀點簡化為10條黃金法則供大家參考。 Peter Lynch十個投資法則 . 點擊圖片放大. +7. 投資你了解的公司. 這是其最著名的法則,但不少人對林奇的這個法則有所誤會。 他並不是建議投資者買入股票只是因為單純是自己喜歡的產品及服務,雖然這是一個好開始。

  5. 2020年8月17日 · 作者桑戴克William N. Thorndike)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8位成功的CEO的故事,他們採用了截然不同的企業管治方法。 巴菲特曾讚揚這是一本出色的書,講述了在資本配置方面表現出色的CEO。

  6. 2022年7月22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07/22 11:57. 最後更新: 2022/07/22 11:58. 分享: 2021年初,Guido Terreni加入瑞士高級腕錶品牌Parmigiani(帕瑪强尼)擔任CEO一職,本着過往在Bulgari的亮麗履歷,如何管理這個錶界的best kept secret品牌,相信自有他方法。 上任1年後,在他催生下,Parmigiani 便再有一項全球首創的——追針兩地時功能。 在高級鐘錶業工作逾20年,Guido Terreni表示帕瑪強尼是一個年輕品牌,僅創立25年,他的重任是如何帶領公司走進新方向。 (圖片品牌提供)

  7. 2018年10月9日 ·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文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