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11月20日 · 他們會將自己和別人的觀點一同思考,從別人的看法,來判斷自己的外表、智力、人格是否有對錯。. 美國心理學者艾爾肯 (Elkind)繼承皮亞傑的研究 ...

  2. 2016年6月22日 · 你是否同意推廣這種祭祀方式? 議題的核心是「網絡祭祀」。 思考論點時,不少同學會想到一些好處,譬如是節省交通時間、減省購買祭品的成本、符合年輕人的潮流。 至於壞處,則有老人家未必熟諳電腦操作、宗教人士可能會質疑其「成效」。 這些論點其實都可以接受。 但議題本身最希望同學反思的是「祭祀的本義」。 縱然網絡祭祀有一堆利弊,但它是否值得推而廣之,最終不應只取決於形式的利弊,而是要深思網絡祭祀是否能夠傳承傳統祭祀的內在意義,譬如是「慎終追遠」、「正心誠意」等等精神。 面對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應據理力爭,堅守立場;有人認為應彼此包容,求同存異。 上述兩種態度,哪一種較為理想? (2011CE) 面對這種意見對立的題目,同學可能會馬上計算哪一方立場會有較多論點發揮。

  3. 2018年6月25日 · 2018-06-25. 作者:曾瑞明. 出版:商務印書館(香港). 以香港人為對象,用輕鬆親切的筆觸、有趣的例子,闡釋和解答與香港人息息相關的40個哲學 ...

  4. 2018年11月8日 · 創始人皆金融IT專才. PressLogic的兩位創始人,行政總裁張浩澤(Ryan Cheung)及技術總監周詠賢(Edward Chow),他們都是1988年在香港出生,並畢業於香港 ...

  5. 2019年4月25日 · 對Mike而言,老舖是「維生工具」,更是他們的「根」,從刨木桶悟出人生道理,並修讀室內設計的他,面對塑膠廚具興起,與家人穩守之餘,亦以 ...

  6. 2014年10月6日 · 「事後解說會」應對天災橫禍. 除一般家暴個案,最令大眾關注的自然是倫常慘劇、天災橫禍,部分人會出現心理反應,需接受輔導。 陳偉光表示,如果一些社區事件令居民受影響,社工會第一時間處理並提供支援;社署亦會安排一些「事後解說會」,由臨床心理學家向居民提供心理教育及解決方法,「持續出現情緒困擾是很正常的,尤其有些人可能因事件觸發多年經歷,但相信會自然康復。 若發生天災、海難等事故,社署臨床心理學家會「隨時候命」往肇事地點支援。 「菲律賓人質事件」相信每名港人都難以忘懷,事發當晚,陳偉光即隨政府團隊赴馬尼拉,負責安撫死裡逃生的人質及其家屬,另一項特別任務就是陪家屬到殮房認屍。 歷人質慘劇 更惜身邊人.

  7. 2015年10月2日 · 譯文. 巫醫、樂師,以及各類工匠,都不恥於互相學習;但在士大夫階層,若有人談及「老師」、「弟子」之類的話,大家就會群起嘲笑他。 問他們(嘲笑別人的)原因,就回答:「他們彼此年紀相近,道德學養也差不多。 拜地位卑下的人為師會令人感到羞恥,向官職顯赫的人請教又有諂媚之嫌。 」唉! 尊師重道的風氣相信很難恢復了。 巫醫、樂師與各類工匠,士大夫向來不屑與他們並列,但現在士大夫的見識卻反而不及這些專業人士,這真是太奇怪了! 注釋. ①巫醫:巫,古代以樂舞祝禱、符咒驅邪、求神問卜為業者。 古人迷信巫能治病,巫、醫不分。 ②樂師:本為官名,《周禮.春官.樂師》:「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 」後引申指以樂舞為職業者。 ③百工:各行各業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