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1877 年 7 月, 佛瑞 與法國聲樂家波麗奴外爾德( Pauline Viardot )之女兒瑪利安奴( Marianne )訂婚。. 這事讓他深陷愛情之中。. 但是到 11 不知何故瑪利安奴忽然辭退這件婚姻。. 佛瑞在精神上大受打擊,覺得婚約破裂的原因 ...

  2. 當時在維也納發生華格納與布拉姆斯對立的美學論爭,馬勒則在交響曲的框架中,把這相背離的兩個藝術理念予以統一綜合,將浪漫主義交響曲推向最終的頂點。 他説:「在我來說,譜作交響曲就是使用所有可用的技術手法,打造包含所有一切的一個世界。 」在這裡他所説的「世界」,當然難以只用向來的方法來表現,因此,馬勒驅使各種修辭法挑戰音樂之製作。 在一首交響曲中,並存神聖的東西與俗氣的東西,樸素的東西與精緻的東西,悲劇性的東西與怪異的東西等等。 矛盾與對立的要素相處在一起,就是為了要包含所有一切而努力奮鬥的結果。 馬勒的音樂,始終有源自猶太人生世與不幸福的生活環境的厭世思想與生死觀。 他的創作活動,正象徵著人間的苦悶,是登上更高的精神的路程,絲毫沒有享樂的一面。

  3. 1893年.德布西31歲時,完成這首「弦樂四重奏曲g小調」(Quatuor à cordes en sol mineur)作品10。. 此曲完成後,當年12月29日在巴黎的國家音樂協會由伊沙伊四重奏團首演,獲得的評價褒貶兩半。. 此曲在德布西現存的作品中,是唯一在出版時編有作品編號的一首。. 他 ...

  4. 被詩人阿波里奈爾以「奧菲主義」稱其繪畫風格的法國藝術家羅勃‧德洛涅,創作有別於康丁基、馬列維奇與蒙德利安強調精神性內涵的抽象繪畫,傾向追求一種藝術的新和諧,切合現代世界科學法則中人與宇宙之間互為溝通的新美感。

  5. 在李斯特寫此曲之前,有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 1830 年,李斯特在巴黎聽到此曲,是否受其影響而寫「死之舞蹈」不很清楚,但也不無可能。. 李斯特還把「幻想交響曲」改編為鋼琴獨奏曲。. 格雷果聖歌「末日經」是意謂「死亡」的主題,自 19 世紀 ...

  6. 韓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創世紀」與孟德爾頌的「以利亞」,三首作品並稱為古典音樂史上的三大神劇。. 神劇,它跟歌劇有啥不同?. 基本上兩者都是有劇情、著重演唱融入管絃樂的作品。. 但是神劇的故事多以聖經故事為藍本,或者歌頌上帝為主,劇情 ...

  7. 馬諦斯世界百大畫家52.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二十世紀野獸派 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 ~ 1954﹞. 馬諦斯生於 1869 年。. 1888 年取得法學資格的馬諦斯在公證人事務所擔任見習書記員,然而他不久便感到煩躁和厭。. 為了解悉,他開始在素描班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