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8日 · 1662 年 2 月,當尼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荷語縮寫 VOC,下稱「東印度公司」)在福爾摩沙的末任總督柯雅特的船隻駛出已被「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鄭森(即鄭成功)(編按1)佔領的台窩灣港,習慣了近 38 年尼德蘭文化(註1)的原住民,還不知道他們即將面臨第二次的文化衝擊。 而早就習慣了基督教新教禮教與使用羅馬拼音書寫 新港文字 的西拉雅人,由於居住的地理位置與明鄭的漢福佬人地域相近,是最首當其衝的原住民族。 台灣史上第一次官方「解殖」行動. 對於一心想恢復大明正朔並深深受過南京國子監(編按2)華夷之辨(編按3)思想教育的鄭森來說,台島行之有年的 「蠻夷文化」(尼德蘭文化)與原生文化(台灣南島文化),跟對大明發難的滿州韃子的文化風俗一樣,都是難以容忍的。

  2. 2020年8月21日 · 1931 年出生的陳錫煌,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由於李天祿入贅陳家,娶了樂花園戲班女兒,按約定長子必須姓陳,因此陳錫煌才從母姓,不姓李。 父親李天祿對他太嚴厲,逃到南部避難. 身為李天祿的兒子,陳錫煌沒有得到特別禮遇,小學畢業後就加入戲班,跟著父親到各地演出布袋戲,李天祿沒什麼時間教他,陳錫煌就靠著自己的觀察、揣摩,一路做到李天祿的二手。 但父親對他甚是嚴厲,時常記錯口白或拿錯戲偶而遭修理,最後他逃到南部,到新興閣掌中劇團避難。 在南部這段時間,陳錫煌收穫良多,不僅觀察南、北部戲的差異,也幫忙做尪仔衣、尪仔帽。 日後他也以傳統為基礎,為戲偶改身,像是在小旦頸後縫上長髮,增添細緻度,再把一根彎曲 45 度的「彎通」細竹條,裝在戲偶上,讓小旦能優雅地梳理長髮。 「我很喜歡研究。

    • 為什麼要「包」這些東西呢?
    • 藝術家怎麼想呢?
    • 從年輕執行到老的批判者
    • 包裹凱旋門從發想到完成,跨越半世紀

    「包裹」是 Christo 和 Jeanne Claude 創作裡很重要的行動,小至物品,大到建築、島嶼、海岸,但為何要「包」住這些東西呢? 平時人們習以為常的景物,被包裹後遮掩、隱藏了複雜的細節,卻更容易顯示最基本的形體與特徵;壯闊的建築瞬間具有柔軟、輕盈的特質。醉翁之意不在酒,藝術家「打包」作品,是希望透過「改變環境」影響人們的感知。 Christo and Jeanne Claude 的地景藝術有個共通性:都是以「布」作為創作材料。布料具有柔軟、感性的特質,並且可以無限延伸,以大面積「暫時」改變環境。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觀眾必須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當下的藝術,這份藝術的影響力之深遠,即使撤除藝術作品,被包覆的本體恢復原樣,人們舊地重遊仍會想起 Christo 和 Jeanne Clau...

    Christo曾表示,這件作品將讓巴黎凱旋門「像個活生生的物體」,會受到風的刺激,並會反射光線。 Christo 曾於《紐約時報》中說:「對我而言,『美』是創作過程中涉及的所有事──包括工人、政治、溝通、建造所遇到的困難、與許多人打交道,整個過程都是『美』的一部分,我很喜歡這個過程。」 《凱旋門,包裹》裝置計劃,以 2.5 萬平方公尺的銀色可回收聚丙烯織物, 7 千公尺長的紅繩包裹,凱旋門包裹起來的日子總共 16 天(9/18–10/3)。Christo 和 Jeanne Claude的地景藝術作品,因規模相當大,展出的時間也相對短暫,作品皆使用回收材質的布料,將其覆蓋於河流、海岸、島嶼等自然環境,曾被多次質疑不環保。對此,Christo表示,他們在創作《Surrounded Islands...

    出生保加利亞的 Christo 為逃離極權體制,在 21 歲時來到法國巴黎,與 Jeanne Claude 展開浪漫的藝術創作歲月,他們倆後來以「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為名共同創作。 早在 1961 年,德國建蓋柏林圍牆,當時的巴黎正進行對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抗議遊行,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當時的作品《Wall of Oil Barrels – The Iron Curtain》,在巴黎街道築起「鐵幕」,刻意露出油桶上的品牌商標(如SHELL、ESSO、BP) ,表達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希望透過公共藝術促進人們思考。 當時他們向巴黎政府申請公共藝術裝置時寫著:「這個『鐵幕』可以在街道上的公共工作期間用作路障,或將街道變成死胡同。最後,其原...

    Christo 於 1960 年代到巴黎時,就在凱旋門附近租屋,當時就萌生了將最具法國代表性的地標包裹之創作構想。兩位藝術家雖在這一年間相繼過世,但卻留下了他們一心想要完成的作品。 無數的人來到凱旋門下,除了拍照打卡,也坐在凱旋門下拿起畫筆紀錄這一刻、撫摸換了新皮膚的凱旋門、調皮地拉一拉打包紅繩。兩位藝術家送給了全世界一個最浪漫的禮物。

  3. 2017年3月21日 · 羅曼蒂克派的愛能給對方微妙又特別的愛,可說是充滿激情與火花,那就是為什麼你的浪漫派伴侶,對於感情能夠如此滿意和珍惜的原因了;柏拉圖式的愛堅貞不渝,人生變化無常,但他們對你的愛絕對不是說變就變。 兩種方式的愛,都很美麗、珍貴,需要被珍惜。

  4. 2018年6月22日 · 5月24日晚上6點,建築師黃聲遠穿了不太合身的西裝,走進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簡稱普宮)的審判室,長桌上的左、右方各擺著中華民國和義大利國旗。 儘管模樣不像,當 黃聲遠一開口,就有了像是外交使節在公開場合「行銷」台灣的架勢 ,「大家在看展覽的同時,不要忘記買一張機票飛到亞洲,來看看我們的大自然。 」反倒真正「外交」出身的文化部次長楊子葆站在一旁帶著笑,對黃聲遠說的每句話,他都頻頻點頭。 先談台灣 再談團隊. 今年是台灣第10次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這個展覽每兩年舉辦一次,與同樣兩年一度的美術展輪替,台灣館今年由建築師黃聲遠及田中央工作群,以「活在宜蘭—連接山海水土」為題代表參展。

    • 布蘭頓·漢臣1
    • 布蘭頓·漢臣2
    • 布蘭頓·漢臣3
    • 布蘭頓·漢臣4
    • 布蘭頓·漢臣5
  5. 2021年9月14日 · VO 精選好書 2021-09-14. 《VO》導讀: 經典電影《穿著 Prada 的惡魔》引起了不少人對於「職場生存法則」的共鳴,在這部劇裡,凡事精雕細琢、追求完美的時尚總編輯米蘭達,也因此披上了嚴厲、無情的形象,或許將電影情節搬演至現實生活中,米蘭達也是許多人相處起來會感到有壓力的角色。 對許多電影有入微觀察,並喜歡深入分析的影評 YouTuber 飽妮,也針對這部電影有獨到想法,或許像米蘭達這樣的人,只是在她所面臨到的殘酷世界中,披上了堅強的武裝,不易親近、殘酷無情,也都只是她的「工作」。 (責任編輯:鄧羽辰) 文/ 影評 YouTuber 飽妮. 夢想成為記者的安德莉雅雖然對時尙一竅不通,卻誤打誤撞得到一份在時尙雜誌《伸展台》工作的機會,擔任雜誌總編米蘭達.普萊斯利的小助理。

  6. 2020年3月5日 · 本文是台灣政治歷史劇「國際橋牌社」的監製,她認為民主是持續演化的進程,更認為即使自由了,人民心裡依舊存在戒嚴陰影,因為「威權思想」已悄悄被社會內化了。 (選書編輯:黃梅茹) 台灣從威權走向自由,已經是民主的終點了嗎? 首圖來源: KevinAction, CC Licensed。 文/馮賢賢(導演、《國際橋牌社》電視劇監製) 很多人問我,為何會參與《國際橋牌社》的製作? 專業上的理由是台灣缺乏政治影集劇種,而台灣的政治何其魔幻,變化飛快情節驚悚,每一次選舉都有新的危機出現,不拍成戲太可惜。 但在台灣製作政治影集困難這麼多,何必自找麻煩呢? 必須承認,我真正的動力,出自後半生持續對戒嚴體制的抵抗與解構。 一九九〇年初,《國際橋牌社》劇情開展的時刻,台灣剛解嚴兩年多,民主的黎明並不平靜。